九忆居的晨光刚洒满庭院,院门口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邻县市场监管局的王局长带着几位干部,手里攥着厚厚的文件,脸上满是急切。
“老秦跟我们说,你们帮县里建的食安监管体系特别管用,老乡们都夸现在吃得放心!”王局长递过文件,“我们邻县的情况跟你们差不多,小作坊多、流动摊贩乱、连锁餐饮也有猫腻,想请你们帮帮忙,把这套‘食安模式’也推广到我们县,让邻县的老百姓也能受益!”
叶尘接过文件,上面记着邻县的食安问题:东河镇的小作坊卫生脏乱,南桥镇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县城的几家连锁餐饮疑似使用违规添加剂,还有不少乡镇超市售卖过期食品。
石桌上的凡尘镜骤然亮起,映出邻县的画面,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期待:
【“舌尖守护仙纹”能量扩散!检测到邻县存在与本县类似的食安共性问题,需宿主们将“食安警示 信用档案 监管APP”模式推广复制,协助邻县搭建完整的食安监管体系,让食安经验跨县传递,惠及更多百姓,至此,“民生守护仙纹”将正式凝聚。】
“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想把这套模式推广出去。”柳若雪笑着说,“今天我们就分成两组,一组去邻县的乡镇排查问题,一组跟王局长对接,制定推广方案,争取一周内启动试点。”
一、邻县乡镇排查:旧疾新显,模式适配
叶尘、郑蓉、柳若璃跟着王局长的同事,先去了邻县东河镇的小作坊聚集区。这里的小作坊比本县的更密集,一家挨着一家,地面满是污水和废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走进一家做豆制品的小作坊,老板正在用浑浊的水浸泡黄豆,旁边的容器里装着白色粉末,却没有任何标识。“这是什么粉?”叶尘问。老板支支吾吾:“是……是淀粉,用来增加口感的。”玲玲用仙力扫了一眼,凡尘镜上立刻显示:“疑似违规添加剂‘吊白块’,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旁边的面条作坊更离谱,操作台上堆着发霉的面粉,厨师直接用手揉面,地面上的老鼠窜来窜去。“你们这卫生也太差了!”郑蓉皱着眉说。老板却不以为然:“我们在这开了十几年,一直这么做,没人说有问题。”
接着,三人去了南桥镇的流动摊贩区。摊贩们随意占道经营,把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卖油炸小吃的摊主用发黑的油反复煎炸,卖熟食的摊贩没戴手套,直接用手给顾客装食物。
“我们也想规范,但没人管,也不知道怎么规范。”一个卖卤味的摊贩说。
在排查过程中,叶尘发现邻县的问题虽然和本县类似,但更严重——小作坊的违规添加剂、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乡镇超市的过期食品,都需要针对性调整推广方案。
“不能直接照搬本县的模式,得先抓几个典型案例整改,让商户看到效果,再逐步推广。”叶尘对郑蓉和玲玲说。
二、推广方案制定: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柳若雪、沈清薇、苏瑶和王局长在邻县市场监管局的会议室里,制定推广方案。“我们计划分三步走。”
柳若雪指着地图说,
“第一步,先在东河镇和南桥镇选20家问题突出的小作坊、30个流动摊贩做试点,安装‘食安警示灯’和‘公示牌’,手把手教他们整改;
第二步,协助你们开发适配邻县的‘食安监管APP’,把信用档案体系建起来,培训监管人员;
第三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争取一个月内覆盖所有乡镇的食品经营户。”
王局长担心:“我们县的监管人手比你们少,怕推广起来跟不上。”
沈清薇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帮你们培训‘食安志愿者’,从乡镇干部、商户代表里选,让他们协助监管;
另外,信用档案的A级商户可以优先申请我们县的帮扶资源,比如联系正规供应商、对接销售渠道,让商户更有动力。”
苏瑶补充:“针对小作坊的违规添加剂问题,我们会联合本县的检测机构,每周来邻县做一次免费检测,检测结果直接同步到监管APP上;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我们会和乡镇政府一起,划专门的经营区,提供统一的货架和垃圾桶,让他们有地方摆摊。”
王局长听了,松了口气:“太好了!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食安监管工作肯定能很快推进。”当天下午,邻县的食安推广试点方案就正式确定,第二天就启动试点。
三、典型案例整改:示范引领,商户动心
第二天一早,九人在邻县汇合,开始典型案例整改。叶尘组负责东河镇的豆制品小作坊和面条作坊,柳若雪组负责南桥镇的流动摊贩和乡镇超市。
叶尘三人来到豆制品小作坊时,老板正在偷偷处理那袋疑似“吊白块”的粉末。“别藏了,这是违规添加剂,用了会害人性命。”
叶尘说着,把一袋正规的淀粉递给老板,“我们帮你联系了本县的食品原料供应商,以后从这里进货,都是合格的,价格也实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