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蛮庭送别情依依,百姓赠礼寄心意
黑岩城的晨光刚染亮草原,城外已挤满了送行的蛮族百姓。叶尘带着三千轻骑,即将启程返回帝都,蒙克、巴图与长老们站在最前排,手中捧着百姓们连夜准备的礼物——有牧民鞣制的上等羊皮,有老妇人织的羊毛毯,还有孩子们用彩绳编的小木马。
“叶尘陛下,这张羊皮是我们部落最好的,您带着,冬天能暖身子。”一个牧民捧着羊皮,非要塞到叶尘手中。旁边的老妇人则将羊毛毯披在苏瑶肩上(她随叶尘一同前来),笑着说:“姑娘,这毯子软和,路上冷,盖着暖和。”
叶尘看着手中的礼物,心中暖意涌动。他翻身下马,对百姓们深深鞠躬:“多谢大家的心意。我会记住黑岩城,记住草原,记住每一个渴望和平的蛮族同胞。等明年商道开通,我一定再来看你们。”
巴图推着一辆小车,车上装着满满一车草药,走到叶恒面前:“叶恒公子,这些是草原上的草药,能治咳嗽和冻伤,你带回去给中原的百姓用。我已经学会了种小麦,等秋收了,我亲自把粮食送到帝都去。”
叶恒接过草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我在帝都等你。到时候,我教你种中原的蔬菜,让你知道,地里不仅能长小麦,还能长白菜和萝卜。”
蒙克将那支祖传的骨哨再次递给叶尘,语气郑重:“陛下,这哨子您一定要收好。只要您吹响它,无论何时何地,蛮族的勇士都会赶来相助。中原与蛮族,永远是一家人。”
叶尘握紧骨哨,点头应道:“我记住了。蒙克长老,黑岩城就交给您了。有任何困难,随时派人去帝都找我。”
号角声响起,轻骑们翻身上马。叶尘勒住马缰,最后看了一眼黑岩城——百姓们挥舞着手臂,歌声在草原上回荡,那是蛮族最古老的祝福歌谣。他挥了挥手,策马转身,三千轻骑跟在身后,朝着中原的方向疾驰而去。
二、归途中闻乡音近,驿站偶遇叙家常
归途中的第三日,队伍路过一个边境驿站。驿站的老板娘是中原人,嫁给了蛮族的驿卒,看到叶尘的队伍,立刻热情地迎了出来:“陛下,一路辛苦了!快进来歇歇脚,我给你们煮了热汤面!”
驿站里,几个中原商人正围着桌子喝茶,看到叶尘,纷纷起身行礼。“陛下,我们是去黑岩城做买卖的,蛮族的百姓可热情了!我们带的茶叶和瓷器,一早就卖光了,还订了好多货,明年开春再送过去!”一个商人兴奋地说道。
叶尘笑着坐下,接过老板娘递来的热汤面:“生意好就好。以后互市开通了,你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这时,一个蛮族驿卒牵着马走进来,马背上驮着几包草药。他看到叶尘,立刻上前鞠躬:“陛下,这是蒙克长老让我送的草药,说让您带给太医院的医官。他还说,草原上的草已经绿了,等夏天,就派孩子们去中原学习耕种。”
叶尘点头,对驿卒说:“替我谢谢蒙克长老。告诉他们,中原的医官和工匠,下个月就会去黑岩城。”
驿站外,叶云正和几个年轻的轻骑聊天。“大哥,你说我们这次回去,陛下会不会给我们放假?我想回家看看我娘。”一个年轻的轻骑说道。
叶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会的。等班师回朝,陛下一定会论功行赏,到时候你就可以回家好好陪陪你娘了。”
叶尘站在驿站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中原商人与蛮族驿卒谈笑风生,轻骑们憧憬着回家的日子,老板娘在灶台前忙碌,空气中飘着汤面的香气。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和平——没有仇恨,没有战争,只有百姓们安稳的笑容。
三、帝都城门迎英雄,百姓欢呼震天地
七日后,叶尘的队伍抵达帝都城门。城门内外,早已挤满了迎接的百姓,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叶靖的长子叶昭,穿着小小的铠甲,骑在马上,看到叶尘,立刻大喊着“爹爹”,冲了过来。
叶尘翻身下马,抱起叶昭,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昭儿,想爹爹了吗?”
“想!”叶昭搂着叶尘的脖子,小声说,“奶奶说,爹爹是大英雄,把坏人都打跑了!”
周围的百姓们爆发出欢呼声,纷纷喊道:“陛下万岁!叶家军万岁!”声音震耳欲聋,传遍了整个帝都。
老太太拄着拐杖,在苏瑶的搀扶下,站在城门旁。她看着叶尘,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尘儿,你回来了。你祖父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为你骄傲。”
叶尘走到老太太面前,跪下磕了个头:“奶奶,孙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起来吧。”老太太扶起他,笑着说,“你做得很好,守住了中原,守住了百姓,这就是对叶家最好的交代。”
队伍缓缓走进帝都,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纷纷递上鲜花和水果,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唱着庆祝的歌谣。叶尘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场跨越多年的战争,终于以和平落幕,他没有辜负百姓的期望,没有辜负叶家的使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