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往帝都的官道上,夜色如墨。张恒伏在马背上,后背的箭伤渗出血迹,染红了半边衣襟。刘全缩在他身后,双手紧紧抓着马鞍,牙齿打颤——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黑衣人的呼喊声像催命的符咒,在夜色里回荡。
“抓紧!”张恒低吼一声,猛地一夹马腹,坐骑吃痛,嘶鸣着加速狂奔。可身后的黑衣人显然早有准备,几匹快马从斜刺里冲出,手中长刀泛着冷光,直劈向刘全。
张恒翻身跃起,短刀出鞘,挡住长刀的瞬间,手臂被刀锋划开一道口子。他顾不得疼痛,拉着刘全滚下马背,躲进路边的树林。马蹄声从身边疾驰而过,黑衣人发现目标消失,立刻勒马掉头,举着火把在树林里搜寻。
“别出声。”张恒捂住刘全的嘴,将他按在树后。火光在林间晃动,黑衣人离他们越来越近,靴底踩断枯枝的声音清晰可闻。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陈武派来的京营骑兵!
“援军来了!”张恒心中一喜,立刻拔出短刀,朝着最近的黑衣人冲去。骑兵们策马冲进树林,弓箭齐发,黑衣人顿时乱作一团。领头的骑兵校尉看到张恒,高声喊道:“张御史,我们来迟了!”
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撤退,却被骑兵们团团围住。一番厮杀后,十几个黑衣人尽数被斩,只有一个领头的被生擒。张恒忍着伤痛,走到被绑的黑衣人面前,厉声问道:“是谁派你们来的?”
黑衣人梗着脖子,眼神凶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从我嘴里问出一个字!”话音刚落,他突然猛地低头,咬碎了嘴里的毒药,嘴角溢出黑血,当场气绝。
张恒看着尸体,眉头紧锁——死士,又是死士。王渊为了灭口,竟不惜动用这么多不要命的人。他转头对骑兵校尉道:“立刻带我们回帝都,路上多加小心,以防还有埋伏。”
与此同时,江南苏州府的民生司分署内,苏晴正对着桌上的田册发愁。册页上记录的“荒田”数量,比实地勘察时多了三成,而“良田”却少了近一半。她拿起一份田册,指着其中一页对下属道:“你看,清河镇明明有两百顷上等水田,这里却登记成‘荒田’;而城西那片早就抛荒的盐碱地,反而被写成‘良田’——这不是统计错了,是有人故意改了!”
下属脸色发白:“苏大人,会不会是地方吏员记错了?毕竟田亩太多,难免有疏漏。”
“疏漏?”苏晴冷笑一声,“你再看这份,每个州县的‘荒田’都集中在豪强的封地附近,‘良田’则都记在他们的私田名下——这是有人在故意舞弊,想让均田令分出去的都是坏田,好田都留在豪强手里!”
她立刻让人去传苏州知府周显。周显赶来时,脸上堆着假笑,看到桌上的田册,眼神却不自觉地躲闪。“周知府,这些田册是你让人统计的?”苏晴将田册扔在他面前,语气冰冷。
周显连忙躬身:“是……是下官让人统计的,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苏晴指着册页上的错误,“清河镇的两百顷水田变荒田,城西的盐碱地变良田,你敢说这是疏漏?我看,是你收了豪强的好处,故意改的田册!”
周显脸色骤变,忙摆手道:“苏大人冤枉!下官绝不敢舞弊,一定是下面的吏员统计错了,下官这就去查!”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站住!”苏晴喝住他,“不用查了,我已经让人去核实了。你最好老实交代,是谁让你改的田册,否则,等证据确凿,可不是革职那么简单了!”
周显浑身发抖,却依旧嘴硬:“苏大人,下官真的不知道,您再给下官一点时间,下官一定查清楚!”
苏晴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周显是王渊的门生,当年就是靠王渊的举荐才当上苏州知府。这次田册舞弊,十有**是王渊在背后指使,目的就是让均田令推行受阻,让陛下怀疑民生司的能力。
她立刻写了一封急信,派人送往帝都民生司。此时的帝都民生司内,苏瑶正拿着张恒发来的密报,上面写着“刘全已安全护送回京,黑衣人皆是死士,未能问出主使”。
“王渊倒是谨慎。”苏瑶皱着眉头,对叶晚晴道,“军饷案的关键是人证,刘全虽然招供了,但没有物证,想要定王渊的罪,还不够。”
叶晚晴刚从黄河堤坝回来,衣服上还沾着泥点,听到这话,沉声道:“大嫂,江南的田册舞弊案,很可能也是王渊搞的鬼。苏晴妹妹传来消息,苏州知府周显改了田册,把良田记成荒田,想让均田令推行不下去。”
“又是他。”苏瑶语气冰冷,“看来,王渊是想从两方面下手——一边截杀刘全,阻止我们查军饷案;一边在田册上舞弊,破坏均田令。他就是想让新政出乱子,好趁机逼陛下让步。”
就在这时,内侍传来陛下的旨意,让苏瑶立刻去太和殿。苏瑶赶到时,叶尘正坐在案前,面前放着刘全的供词和张恒的奏折。柳若璃站在一旁,脸色凝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