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林黛玉早知他财力雄厚,如今不过多知晓些细节罢了。
遂笑道:
她既有心经营书肆,成全便是。需要刊印何种书籍,尽管吩咐作坊操办。反正咱们自备印刷器具,不过举手之劳。
但切记,眼下除你们二人,再无第三人知晓我底细,万勿再泄。
秦可卿连忙立誓守口如瓶。
罢了,信你便是。先用膳吧。
爷,妾身独居无聊,可否常邀林妹妹过府叙谈?
随你心意。
正说话间,仆从来报。
荣国府设春日宴,邀二人同往。
贾颜忆及往事。
记忆中贾府确常设宴,春日宴、赏花宴、赏雪宴、丰收宴名目繁多。
然十余年间,从未主动邀他列席,唯有他自行混入讨些残羹冷炙的份。
虽不解此番为何破例,但料想非为善事。
而这恰合他意。
遂命人回复明日清晨必至。
转身对秦可卿叮嘱:
先前与你略提过贾府情形,今日再细说几分。
府中除新来的林妹妹,若欲结交,只可与年幼的三春姊妹往来。
其余人等,表面应付即可。
更要当心,莫要落入他们设的局中。
秦可卿将信将疑:
当真如此险恶?
贾颜叹道:
只怕比我说的更甚。
之前和你提过不少关于我的事,传言与 总有出入,只因我要应对这些人的算计。
我可以直白地告诉你。
在这贾府里,我那嫡母处心积虑要败坏我的名声,好衬托她宝贝儿子的光明磊落。
贾家最尊贵的老祖宗——我的祖母,只要发现我比宝玉出色,就会打压陷害,生怕我盖过宝玉的风头。
贾家大老爷因我是二房所出,借着两房旧怨屡屡刁难,有时只为泄愤,有时连带着要坑害我父亲和嫡母。
有他们作表率,府里下人们也大多对我冷眼相待。
所以进了荣国府定要万分谨慎,我给你安排的那几个丫鬟务必随身带着,她们都身怀武艺。
有她们护着,就算这荣国府是刀山火海,也伤不到你分毫。
贾颜所说的丫鬟,实则是这次采买的农家中习武的女子。在十倍专注力的加持下,五人武艺精进神速。
如今在贾府护卫秦可卿已绰绰有余。
若再给她们一年半载,天下何处去不得?
秦可卿听得心头温热。
这些隐情若不说破,她全然不知。
可这番剖白,又何尝不是揭开贾颜的旧伤?
生在这样的家族,当真可叹。
而贾颜能平静道出,可见早已习以为常。
秦可卿暗自记在心里,决意要加倍体贴,却未说半句怜惜之语。
只轻轻颔首示意明白。
晚膳后,二人早早安歇。
红烛帐暖,**苦短。
翌日清晨,夫妻二人便到了荣国府。
这春日宴除荣宁二府本家,连京城贾氏旁支也来了不少代表。
宴席间人头攒动。
对贾家族人而言,能来荣国府白吃一顿自是美事。
只是这宴席显然另有文章。
贾颜刚到府门,门房便飞跑去报信。
既入荣国府,自当先拜见父母。
可刚见过王夫人,正要去书房寻贾政时,却被拦下。
老爷奉诏伴驾,今日要随圣上出巡,不必去请安了。
贾颜稍怔,旋即会意。
昨日皇帝就说过要让百官见证地瓜丰收。
不想竟是召集全体京官同往。
陛下这是要更多人亲眼见证奇迹。
也好让他的声名传得更广。
贾颜心下了然,更期待圣驾回鸾后的封赏。
经此一事,盯着他的人怕是要更多了。
此番破坏了他们调自己去抗倭的谋划,那汹涌恶意恐怕会更甚。
儿子这就带可儿赴宴去了。
去吧。
正当贾颜携秦可卿往宴席去时——
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及京城七品以上官员,浩浩荡荡离开皇城,出了神京城。队伍来到一座被锦衣卫严密把守的庄园前。
城外,自昨日接到旨意起,满朝文武与京城七品以上官员便满腹狐疑。那些平日无缘朝会的小官更是既困惑又兴奋——能随驾出行必非寻常事,这既是资历,更是机遇。众人暗自揣测着能否借此机会在御前崭露头角。
荣国府出身的贾政老爷也在其列。这位当了半辈子五品员外郎的官员,始终因品级不够无缘朝觐,此事一直是他心头隐痛。今日难得伴驾,他悄悄往前挪了几步,盘算着要在御前有所表现,或许能得圣眷升迁,甚至获准每日上朝。
这细微的举动却引来周遭同僚侧目。有人当即冷笑道:贾员外郎虽出自荣国府,终究是二房出身。区区员外郎,何必往前凑?话音未落,更多讥讽接踵而至:正是,贾员外郎该认清身份。荣国府嫡系尚在,您这支旁系还是安分些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该妄想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句句诛心之言直戳贾政痛处——分明在暗指他霸占兄长贾赦的荣国府。他涨红了脸却无言以对,毕竟这是不争的事实。往日无人点破尚可装聋作哑,如今当众被揭短,简直颜面扫地。碍于圣驾在前,他只得强忍怒气默不作声。这般怯懦姿态,反令同僚愈发轻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