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人却像见了凶兽般迅速躲开,纷纷缩回座位。
贾颜疑惑地转头望向门口。
果然,一名中年男子迈步而入。
尽管他如今实力不凡,无所畏惧,但也不想平白树敌。
况且,连王仁等国子监众人都对这中年人敬畏有加,足见其身份非同寻常。
既然如此,他决定暂缓刷经验。
眼下曲解经典已达95次,突破首阶轻而易举,没必要硬碰硬。
见他闭口不言,中年人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道:
“贾家小子,董教习向我告状,说你歪曲经典、不学无术,本不该留在国子监。”
“但他转述你一句话,我倒觉得有理——千人眼中,经典千面。”
“虽不认同你的解读,但我容许你这般理解。”
“今日我来,不为学术之争,只想问你一事:你是否真以武力胁迫董礼教习?”
贾颜环顾四周,见众人噤若寒蝉,心知此人不宜得罪。
于是他老实拿起桌上那团皱巴巴的教尺。
“若是指这个,我绝不认账。是夫子先拿它指着我,我以为他要动手,这才反击。”
“况且我并未伤他,只是把这玩意儿捏成了一团。”
中年人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贾颜一番,缓缓道:
“没想到贾家子弟中竟有你这样的高手。既有这等本事,为何不从军报国,反入国子监?”
贾颜答道:“此乃家母安排,不敢违逆。再说,我这身力气也是近日才得,从前可没这般能耐。”
“近日所得?力气还能突然增长?你是如何做到的?”
“告诉你也无妨。这身力气全赖大伯所赠秘方,如今药效将尽,届时力道会更胜一筹。”
“至于是何秘方,恕难详述,还望见谅。”
“既然你没动手,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中年男子说完,转身离去。
贾颜一头雾水地望着他的背影,转头问王仁:“王仁兄弟,这人是谁?怎么你们见了他都战战兢兢的?”
王仁没立即回答,先谨慎地朝门外张望,确认人已走远,才长舒一口气:“幸好这位没动怒,否则咱们一屋子人都得倒霉。”
“贾颜兄弟,你既是贾家子弟,怎会不认得他?”
贾颜确实不知,疑惑地看着他。王仁压低声音道:“国子监谁说了算,你总该清楚吧?”
“自然知道,祭酒最大。”
“那是平常。如今陛下钦点了一位总理事,专管国子监事务,方才那位便是。”
“即便如此,也不至于让你们怕成这样吧?”
“你说得对,若他只是掌权,倒不至于。关键是他的身份——”
“究竟是谁?”
“忠顺王。”
贾颜顿时了然。
这位忠顺王绝非等闲之辈。虽在《红楼梦》剧中仅寥寥数面,但其府中一个小官都敢在贾家耀武扬威,最终贾家被抄亦由他亲手督办。
穿越至此,贾颜已深知忠顺王的分量——当今圣上的十三弟,夺嫡时的铁杆心腹。正因如此,他与贾家立场天然对立。
不过这与贾颜暂无干系。他暗忖:“眼下我羽翼未丰,不宜招惹这等人物。待实力足够,再考虑是否将他收为‘工具人’。”
于是他附和道:“原来是他!早知是他,我哪敢造次。”
与此同时,忠顺王正迈出国子监大门。皇帝指派他兼任总理事,他不得不来。今日恰遇董礼,便顺道过问此事。
对于贾颜的言论,忠顺王毫不在意,反而暗自欣喜。
当他得知贾颜的力量源自贾赦的秘方时,心中便有了盘算。这等能增强体质的秘方堪称稀世珍宝,他打算回宫后立即禀明圣上,设法从贾家取得此方。
行至国子监门前,董礼匆匆追来:王爷请留步!不知您要如何处置贾颜?
忠顺王驻足道:他虽见解偏颇,但大周律法从未规定不许发表个人见解。若你不认同,大可与他辩论,这等小事何须本王过问?
董礼急得额头冒汗:下官是说他在学府公然威胁师长,难道不该惩戒吗?
威胁?忠顺王冷笑,他不过是阐释经义时折断了你的教鞭,可曾当面胁迫?无凭无据之事休要再提。说罢拂袖而去。
董礼呆立原地,心中愤懑难平。作为礼部官员兼国子监教习,今日受此大辱,若不挽回颜面,日后如何在学府立足?自知武力不敌,他决定另辟蹊径。
未及晌午,贾颜的言论已在国子监传得沸沸扬扬。在董礼推波助澜下,贾颜被冠以异端邪说者的恶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沾染半分。
贾颜对此浑然不觉,仍在等待王仁前来赴约。不料王仁与其同伴早已悄然离席,此刻正聚在附近酒楼的雅间里。
往后可不能再与那厮同桌用膳了。王仁摇晃着酒杯,如今他成了过街老鼠,谁沾上谁倒霉,咱们的仕途要紧。
可惜再难骗他银两了。一人惋惜道。
王仁眯起眼睛:谁说没机会?不一起吃饭,照样能让他掏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