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在底层太监赌局中运用博弈论积累的微薄资本和初步人脉,韦小葆在宫中的生存压力稍减。他用赢来的铜钱偶尔打点,换得了一些相对轻松的差事,也有了更多自由观察的时间。他脑中的紫禁城数据库日益庞大精细,但他清楚,这些仍属于“外围数据”。真正的核心,是那座巍峨的乾清宫,是那个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位置,以及……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少年。
他曾在远处瞥见过康熙几次,大多是在仪仗簇拥下匆匆而过,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穿着明黄色袍服的少年身影,感受那股被重重宫规和权力包裹着的、与年龄不符的威严与孤独。
这日,韦小葆领到一个新差事,去内务府一处库房领取一批新到的贡墨,送往翰林院。这差事不算重,但路径较长,需要穿过大半个宫廷。他仔细核对了路线,确认这会经过乾清宫外围区域,是一个难得近距离观察核心区域的机会。
他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用黄绸包裹的墨锭,按照脑中绘制的地图,沿着宫墙下的青石路小心前行。他刻意放慢了些脚步,目光如同扫描仪,记录着沿途的守卫分布、宫门形制、以及往来人员的身份。越靠近乾清宫,气氛越是肃穆,巡逻的侍卫眼神也越发锐利。
就在他经过一处月亮门,准备拐向通往翰林院的甬道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喧闹声从侧面传来。只见几个小太监惊慌失措地追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那鹦鹉扑棱着翅膀,嘴里发出怪叫,径直朝着乾清宫侧殿的方向飞去。追鸟的小太监们吓得面如土色,显然不敢靠近那边,只能在原地跺脚。
韦小葆眉头微蹙,这只失控的鹦鹉是一个意外变量。他本不欲多事,准备继续前行。然而,那鹦鹉飞去的方向,似乎正是他地图上一个尚未完全探明的区域——据他观察,那里像是一处相对独立的书房院落。
机会评估:意外事件可能导致短暂秩序混乱,或提供进入限制区域的借口。风险:擅闯禁地,后果严重。
权衡仅在一瞬。他对核心数据的好奇压倒了对风险的谨慎。他当机立断,将独轮车稳妥地停在墙根不碍事的地方,然后指着鹦鹉飞走的方向,对那些焦急的小太监喊道:“几位哥哥别急,我去那边看看,许是落在树上了!”
不等他们回应,他便快步朝着那院落走去。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而“帮忙寻鸟”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院落比想象中要安静,古树参天,环境清幽,与乾清宫主殿的威严气势不同,这里更多了几分书卷气。院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走了进去。院内无人,正房的门也开着一条缝。那只闯祸的鹦鹉正落在院中一棵梧桐树上,歪着头梳理羽毛。
韦小葆没有立刻去抓鸟,他的注意力被正房内隐约传来的书架和满室的书香所吸引。这里似乎是……御书房?
就在他犹豫是否要退出去时,正房的门“吱呀”一声被完全推开,一个穿着石青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些许思索和烦躁的少年走了出来,年纪与韦小葆相仿,但气度沉静,眼神明亮锐利,正是康熙。
康熙显然也没料到院里有人,微微一怔,目光落在韦小葆身上那套低等太监的服饰上,眉头蹙起:“你是哪个宫的?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但语气中已自然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势。
韦小葆心脏猛地一跳,大脑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身份确认:目标人物,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当前状态:独处,似乎刚结束阅读或思考,情绪略带烦躁。环境:相对私密的御书房院落。自身状态:低等太监,擅入禁地。
危机!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立刻跪下行礼,动作标准而流畅,同时用带着几分“惊慌”和“老实”的语气快速回答:“回……回主子的话,奴才是……是负责往翰林院送东西的。刚、刚才有只鹦鹉飞进来了,追鸟的几位哥哥不敢进来,奴才……奴才就冒死进来看看,想帮他们把鸟引出去,惊扰了主子,奴才罪该万死!”他一边说,一边偷偷抬眼飞快地扫了一下康熙的脸色,判断他的反应。
他没有撒谎,只是选择性陈述,并将“擅闯”动机归结于“帮忙”和“无知”。
康熙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树上的鹦鹉,脸上的不悦稍缓,但目光依旧审视着韦小葆:“送东西的?跑到这里来,倒是会找地方。”他显然不信这只是巧合,但韦小葆的理由听起来又似乎无懈可击。
就在这时,康熙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问道:“你认得字?”
韦小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承认认得字,可能引起更多关注和怀疑(一个低等太监识字不寻常);不承认,可能就此失去深入交流的机会。
风险与机遇并存。选择:有限度暴露,引发兴趣。
“回主子,奴才……奴才认得几个,不多。”韦小葆低下头,声音显得有些不自信,“在宫外……跟一个老秀才偷学过几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