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寒意渐浓,但《山海狩猎人》在起点中文网的热度却持续升温,收藏突破三万,推荐票稳居新书榜前三,书评区更是热闹非凡。林见鹿的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白天在学校应对日渐增多的关注目光与悄然改变的际遇,晚上则沉浸在“灵犀”OS的架构设计与《山海狩猎人》的稳定更新中,资本在股市里悄然滚动,“养元功”的暖流在邻里间无声蔓延。
就在这看似平稳推进的节奏里,一封来自陌生邮箱的邮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打破了表面的宁静。
邮件发自一个名为“星光文化传媒”的公司,措辞客气,表达了对《山海狩猎人》的浓厚兴趣,并希望能与作者“南山居士”洽谈实体出版事宜,留下了联系电话和面谈邀约。
“鹿哥!有书商找上门了!要出版!”赵昊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比林见鹿还要激动,胖脸上满是“我鹿哥果然要火了”的兴奋。
林见鹿看着邮件,眼神平静无波。出版,本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他深知2004年前后,国内出版市场对于新兴的网络文学,尤其是幻想类作品,既充满猎奇,又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往往倾向于用低价买断的方式,一次性榨干作品的潜在价值。
“昊子,联系一下,约个时间,我们去见见。”林见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需要亲自会一会这位“星光文化”的代表,摸清对方的底牌,也借此机会,确立自己对《山海狩猎人》这个IP的绝对控制权。
周末,省城一家格调普通的咖啡馆。林见鹿和赵昊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待着对方的到来。赵昊显得有些紧张,不时整理一下并不得体的衬衫领子。林见鹿则安静地翻看着一本《知识产权法基础》,气定神闲。
很快,一个穿着西装、夹着公文包、约莫三十五六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头发梳得油亮,眼神精明,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
“二位就是‘南山居士’?”他有些讶异于林见鹿的年轻,但很快掩饰过去,递上名片,“鄙人王宏,星光文化传媒版权部经理。”
“林见鹿,这位是我朋友赵昊。”林见鹿接过名片,简单自我介绍,语气不卑不亢。
寒暄落座,王宏开门见山,先是对《山海狩猎人》的创意和人气大肆赞扬了一番,话锋随即一转:“林同学年轻有为啊!我们公司非常看好《山海狩猎人》的市场前景,准备大力推广。这次来,是希望能一次性买断《山海狩猎人》的全部版权,包括但不限于简体、繁体、电子、音频,以及未来的影视、游戏改编权。”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见鹿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便报出了一个数字:“我们愿意出价——**五万元**,买断所有权利。这对一个新人作者来说,绝对是很有诚意的价格了。”
五万买断所有版权!
赵昊倒吸一口凉气,五万块在2004年确实不是小数目,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更是天文数字。他下意识地看向林见鹿,心里有些动摇,觉得似乎可以接受。
王宏看到赵昊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觉得已经拿捏住了这两个年轻人。他补充道:“林同学,你要知道,出版是有风险的,我们公司需要投入编辑、印刷、宣传等一系列成本。买断虽然一次性支付金额看起来没那么惊人,但能让你立刻落袋为安,规避所有市场风险。很多新人作者想求都求不到这样的机会呢。”
典型的利用信息差和风险恐吓,试图低价攫取最大利益的话术。
林见鹿端起桌上的柠檬水,轻轻呷了一口,放下杯子时,目光平静地看向王宏:“王经理,感谢贵公司的赏识。不过,买断的方式,恕我不能接受。”
王宏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林同学是对价格不满意?我们可以再谈谈,六万,怎么样?这已经是我能申请到的最高权限了。”
林见鹿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是价格的问题,是合作方式的问题。我认为,《山海狩猎人》的价值,不在于一次性变现,而在于其长期的生命力和IP潜力。我只会考虑**版权分成的合作模式**。”
“分成?”王宏皱起了眉头,语气带上了几分“过来人”的劝导,“林同学,分成听起来美好,但风险全在你这边啊!书卖得好,你才能分到钱,卖得不好,你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而且版税比例很低,通常新人只有6%到8%,还要扣除税费。哪有买断稳妥?”
【触发“悟性·商业逻辑洞察”:基于对方话术,解析其核心诉求与谈判策略。识别其利用风险不对等与价值低估进行利益最大化的意图。推演最优反制方案。】
刹那间,王宏话语背后的逻辑、行业惯例的陷阱、以及可能的谈判空间,在林见鹿脑海中清晰呈现。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与年龄不符的从容:“王经理,风险与收益向来并存。我对《山海狩猎人》的市场表现有信心。更重要的是,买断意味着我将失去对这部作品未来所有衍生开发的主导权。这不符合我的长期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