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循着那声赞叹望去,只见回廊处,几位身着亲王常服的年轻男子不知何时已悄然莅临。为首的正是太子萧蘅。
萧蘅今日穿着一身杏黄色四爪蟒袍,金冠束发,面如冠玉,眉眼间带着储君特有的尊贵与温和,只是那温和之下,隐约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柔。他身侧分别是靖王萧墨、睿王萧策以及景王萧衍。几位王爷皆是龙章凤姿,气度非凡,他们的出现,瞬间让本就姹紫嫣红的御花园更添几分夺目光彩,引得众贵女纷纷侧目,脸颊飞红。
顾瑾目光扫过萧蘅,心中暗道:果然来了。这位太子殿下,怕是听闻心上人受辱,急匆匆赶来撑场子的。可惜啊,他母亲皇后娘娘可不会让他胡来。
果然,萧蘅嘴唇微张,似乎想为仍跪在地上的沈婉仪说些什么,刚吐出一个“但是……”,便被皇后温和却不容置疑地打断了。
“蘅儿,你们来啦。”皇后笑容依旧雍容,仿佛刚才那场风波从未发生,“今日这赏菊宴还真是热闹。你们兄弟几个倒是会挑时候。”
萧蘅到了嘴边的话只得咽了回去,连忙领着几位弟弟上前,向皇后恭敬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平身吧。”皇后抬手,语气寻常,“今日怎么得空一同过来了?”
萧蘅起身,解释道:“回母后,儿臣与几位皇弟正在附近商议秋猎之事,听闻母后在此设宴,便一同过来给母后请安,也凑个热闹。” 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仍跪在那里、脸色苍白、楚楚可怜的沈婉仪,眼中满是心疼。
皇后岂会不知他的心思?心中虽不悦,但为了太子的名声和体面,绝不能再让他提起方才那桩糟心事。她仿佛没看见萧蘅的眼神,目光扫过众贵女,笑道:“来得正好,方才诸位小姐们正在展示才艺,以菊为题,甚是有趣。接下来该轮到谁了?”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地寻找。本来正看得津津有味的秦无双突然被身边的小姐妹推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轮到自己了。她倒也不怯场,对着顾瑾眨了眨眼,那眼神仿佛在说:“看我的!”
顾瑾被她这活泼的样子逗笑,微微颔首给予鼓励。
秦无双大步出列,对着皇后和诸位王爷抱拳行了个利落的礼——这动作在她做来丝毫不显粗鲁,反而带着一股别样的英气:“臣女秦无双,参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各位王爷。臣女不擅诗词,唯自幼习得几分琴技,愿献丑一曲《秋菊傲霜》,为娘娘和殿下助兴。”
皇后见她举止大方,毫不扭捏,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准了。”
宫人立刻抬上琴案。秦无双端坐琴前,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专注。当她指尖落下,拨动第一根琴弦时,整个人的气质都为之一变。
不再是那个叽叽喳喳、活泼跳脱的将门虎女,而是一位沉浸于音律之中的艺术家。
琴声初起,舒缓而清越,如同秋日清晨的薄雾,带着几分凉意,描绘出菊花初绽时的静谧。渐渐地,琴音转促,变得铿锵有力,节奏分明,仿佛西风渐起,霜寒降临,而菊花却在风中傲然挺立,花瓣舒展,与风霜搏击!那琴音之中,没有丝毫悲秋的哀怨,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气概!正如其名——《秋菊傲霜》!
她的指法娴熟,力道掌控得恰到好处,时而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时而如金石交击,慷慨激昂。将菊花凌霜不凋、孤高傲世的品格,以及秋日的壮阔寥廓,展现得淋漓尽致!
顾瑾听得目瞪口呆,眼中异彩连连。她万万没想到,秦无双的琴技竟然如此高超!这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达到的境界!她不由得全神贯注地聆听,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由衷地为这位新朋友感到骄傲。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园内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苏芷晴,眼中也掠过一丝讶异和欣赏。
顾瑾更是用力地鼓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回到她身边、一脸“快夸我”表情的秦无双。
她却不知,她这副难得一见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全然落入了不远处那双深邃的眼眸中。
萧策负手而立,目光穿过人群,落在那个笑得眉眼弯弯、仿佛卸下了所有伪装的小女子身上。他墨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和……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专注。
这小狐狸……原来也会这样笑?笑得如此干净,如此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为何在他面前时,总是那般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像只竖起所有尖刺的刺猬?
皇后娘娘也是满面笑容,毫不吝啬地赞赏:“好!好一曲《秋菊傲霜》!秦将军真是养了个好女儿!琴技超群,更难得是这份胸襟气度!赏!”
“谢娘娘夸赞!”秦无双开心地行礼谢恩。
皇后心情颇佳,又转向太子和几位王爷:“你们觉得如何?”
靖王萧墨率先笑道:“秦小姐琴音飒爽,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景王萧衍也点头附和:“确是如此,刚柔并济,甚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