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596章 制度试行:问题初现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596章 制度试行:问题初现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29:24

烛火在政事堂的案几上燃得低了,灯芯微微一颤,落下一点黑灰。李震仍坐在主位,面前摊着厚厚一叠快报,每一页都盖着不同州县的官印。他指尖轻点其中一封,眉头微蹙。

苏婉推门而入时,带进一阵微凉的夜气。她未及行礼,便听李震道:“北城学堂,三日只招到二十七人,西城更少。有县令上报,说百姓疑心朝廷是要征童工。”

苏婉站定,神色未变,却已明白事态非同寻常。“我去看过南城织坊的半工班,孩子们做工时都在念书上的句子。可别的地方……未必如此。”

李瑶随后进来,手中捧着一份誊抄整齐的情报简报。她将册子放在案上,开口便道:“我已经调了各地告示原文。同样是‘半工半读’四字,五地竟有七种写法。有人把‘自愿报名’写成‘按户摊派’,还有地方删去了女子入学条款,说是‘恐扰风化’。”

赵德紧跟着步入殿内,脸色凝重。“下官昨夜整理条文,发现我们发下去的政令,多是纲要式表述,没附详解。地方官自行解读,有的怕担责,就往严了办;有的想偷懒,干脆照搬旧例。”

李震缓缓合上手中快报,声音不高:“我们以为把话说出去就够了,其实话到了下面,已经不是原来的话。”

殿内一时静默。

苏婉上前一步:“我明日亲自去北城。若百姓不信,我就站在门口讲清楚。”

“不只是百姓不信。”李瑶摇头,“是官吏也不懂。他们习惯了听口谕、看风向,突然给了一纸章程,反而不知如何下手。”

赵德低声道:“从前衙门办事,靠的是上下通融、灵活处置。如今要按条文走,许多人觉得束手束脚。若再无明确指引,恐怕越是老实的官员,越不敢作为。”

李震沉吟片刻,抬头看向李瑶:“你能把各地误读的情形理出来吗?”

“已经列好了。”她翻开简报背面,露出一张对照表,“左边是朝廷原令,右边是地方张贴内容,红笔标出改动与歧义之处。比如这一条——‘学堂提供笔墨’,某县写成‘学生自备文具,否则不准入学’。”

李震目光扫过那行字,眼神渐冷。“这不是执行偏差,是把善政变成了苛政。”

“根源不在恶意。”李瑶语气平稳,“而在模糊。我们写‘鼓励女子入学’,没说是否强制保障名额;写‘工坊优先录用学生’,没说明待遇与工时。这些空隙,就成了曲解的温床。”

赵德接话:“不如今后每项新政下发,都配一份《释义录》,用白话一条条讲明意思,再由政事堂派员培训宣讲吏员。不能指望人人都能读懂章程。”

“好。”李震点头,“你牵头拟这个《释义录》格式,三日内成稿。另外,所有新政策发布前,必须经过三轮审读——起草、释义、模拟推行。我们要学会,先想别人会怎么误解,再出手。”

苏婉忽道:“还有一事。我在北城听到有人说,怕孩子上学后考不上工坊,白耽误几天工夫。这不是怀疑政令,是怕落空。”

李瑶立刻反应过来:“所以需要即时反馈机制。让他们看到变化是真的,好处是实在的。”

“我建议设立民情直递通道。”苏婉说道,“允许百姓匿名投书,信件直达政事堂,专人登记后呈阅。不必层层上报,避免被截留压下。”

李震盯着桌角那份《兴学策》批注良久,终于抬手,在纸边写下一行字:“试点运行,三月为期,不扩招,不追责,只优化。”

他抬头环视三人:“五所学堂暂作试验,成败不论,只为找病根。谁敢虚报数据、欺上瞒下,一经查实,立即交察院处理。但现在,先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赵德略显犹豫:“若是缓步推行,外间会不会说朝廷动摇?士族那边本就虎视眈眈。”

“我们不是颁一道圣旨图个热闹。”李震语气沉定,“是在建一套能活下来的制度。它必须能适应风雨,而不是一碰就碎。允许它生病,才能让它长命。”

苏婉轻轻呼出一口气,似是放下心头重石。“那我明日就动身去北城。先把启蒙班设起来,执笔、认数,从最基础开始。门槛取消,工钱日结,当场发放。”

“我也重新梳理报名流程。”李瑶补充,“凡是因条文不清导致误报、漏报的,一律补录。但冒名顶替者,依旧除名公示,以儆效尤。”

赵德拱手:“下官即刻起草‘三读程序’细则,并拟定首批需配套《释义录》的政令清单。”

李震拿起朱笔,在《兴学策》首页画了个圈,又划去原先“全面铺开”的字样,改为“分段试行,动态调整”。

他放下笔,望向窗外。天色尚暗,远处传来一声鸡鸣。

苏婉退出大殿时,脚步轻快了些。她知道,这不是退让,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前进。

李瑶留在原地,将《释义对照表》最后一页校对完毕,交给文书誊抄。她看着那份名单上一个个被划掉的名字,忽然想起昨日情报中提到的一个细节:东城有老匠人自发在自家院子教几个孩子认字算账,说是“赶上了新世道,不能让孩子还是睁眼瞎”。

她提笔在便笺上写了一句:“可设民间助教备案制,合格者给予补贴。”

赵德翻阅着手中的草案,眉头时松时紧。他想到昨日路过工部,听见有小吏抱怨:“现在做事,样样要留档、写由、报备,比以前麻烦十倍。”但他也听见另一个声音说:“至少我知道,做错了有据可依,做对了也不会被抢功。”

他提笔写下第一句:“凡新令颁布,须附三件文书:政令正文、白话释义、常见问题解答。”

李震独自坐在案后,面前摆着五份学堂日报。他逐一查看,手指停在北城那一份上——今日新增报名十一人,其中有两名女童,一名盲童陈九,备注栏写着:“已安排触读板定制,预计五日后可用。”

他提起笔,在页眉批道:“教育之事,贵在容错。容百姓犹豫,容官吏失误,唯不容欺骗与敷衍。”

这时,门外脚步声响起,李毅并未进来,只在廊下低声禀报:“稽查组已选定三条暗访路线,随时可以出发。”

李震应了一声,没有抬头。他仍在看那份名单,目光落在“陈九”二字上,久久未移。

烛火再次跳了一下,映得纸上名字微微晃动。

他伸手扶了扶灯盏,防止倾倒。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