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
春天正月,天空中出现了彗星,划过牵牛星区域。
当时,丁氏和傅氏家族的人骄横奢侈,他们都看不惯傅喜为人恭敬节俭。而且傅太后想给自己加上尊贵的称号,和汉成帝的母亲享有同等尊荣。傅喜和孔光、师丹都坚决反对这件事。汉哀帝既不想违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又被傅太后施加压力,一直犹豫不决,拖了好几年。傅太后非常生气,汉哀帝没办法,只好先免去师丹的官职,想以此让傅喜改变态度。但傅喜始终不肯妥协。朱博和孔乡侯傅晏勾结在一起,共同谋划让傅太后获得尊号的事,他们多次私下觐见皇帝,呈上奏章,诋毁傅喜和孔光。丁丑日,汉哀帝下诏书免去傅喜的官职,让他以侯爵身份回家。
御史大夫这个官职被废除后,很多人议论说,古今制度不同,汉朝从天子称号到小官吏名称,都和古代不一样,只改三公的官职,职责难以划分清楚,对治理国家没什么好处。于是朱博上奏说:“以前的规矩是,选拔郡国里政绩优秀的太守、国相升任中二千石的官职,再从中二千石官员里选任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任上表现好的就升为丞相,这样官职高低有序,才能显示对皇帝的尊崇,重视丞相的地位。现在有的中二千石官员没做过御史大夫就直接当丞相,权力太轻,不利于国家政务。我觉得大司空这个官职可以取消,重新设置御史大夫,恢复以前的制度。我愿意尽力当好御史大夫,做百官的表率!”汉哀帝同意了。这年夏天四月戊午日,重新任命朱博为御史大夫。又让丁太后的哥哥阳安侯丁明担任大司马、卫将军,并设置属官;大司马的称号也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傅太后还亲自下诏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说:“高武侯傅喜讨好下属,欺骗皇帝,和以前的大司空师丹一起背叛朝廷,违抗命令,败坏宗族,不应该再参加朝会,让他回封国去吧。”
丞相孔光,在汉哀帝还是太子时,就因讨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和汉哀帝有了矛盾,后来又多次违背傅太后的意思。因此,在朝为官的傅氏族人就和朱博互相配合,一起诋毁孔光。乙亥日,汉哀帝下诏书免去孔光的官职,让他成为平民。任命御史大夫朱博为丞相,封他为阳乡侯;让少府赵玄担任御史大夫。在殿堂上举行任命仪式时,突然响起像钟鸣一样的巨大声音,在殿中值班和站在台阶下的官吏都听到了。汉哀帝就这件事询问黄门侍郎、蜀郡人扬雄和李寻。李寻回答说:“这就是《洪范》里说的‘鼓妖’现象。按照过去的解释,这是说皇帝听不进正确意见,被人迷惑,让徒有虚名的人得到晋升,就会出现有声音没形体,不知道声音从哪里来的情况。相关记载说:‘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一年、一月、一日的中间时段,执政大臣就会受到影响。’现在是四月,时间在辰时和巳时之间,正好符合‘中’的说法。执政大臣,就是指丞相和御史大夫这样的官员。应该罢免丞相和御史大夫,来顺应上天的警示。就算现在不罢免,不出一年,他们自己也会遭遇灾祸。”扬雄也认为:“‘鼓妖’现象,是皇帝听政失误的象征。朱博这个人性格强硬,很有心机和谋略,适合做将军,不适合当丞相,恐怕会招来大祸。”但汉哀帝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
朱博当上丞相后,汉哀帝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书说:“定陶共皇这个称号,不应该再用‘定陶’。尊共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住在永信宫;尊共皇后为帝太后,住在中安宫;在京城为共皇修建陵寝和宗庙,规格比照汉宣帝父亲悼皇考的标准。”这样一来,四位太后各自设置少府、太仆等官职,官员的俸禄都是中二千石。傅太后得到尊号后,更加骄横,跟太皇太后说话时,甚至叫她“老太婆”。当时丁氏和傅氏在一两年内迅速得势,家族里有很多人做了公卿、列侯。不过汉哀帝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实际权力,不像汉成帝在位时王氏家族那么有权势。
丞相朱博和御史大夫赵玄上奏说:“之前高昌侯董宏最先提出给傅太后上尊号的建议,却被关内侯师丹弹劾,最后被罢官成为平民。当时国家还在为汉成帝服丧,把政务委托给师丹处理,师丹不认真思考尊崇尊号的重要意义,反而乱说一通,贬低尊号,损害孝道,没有比这更不忠的行为了!陛下仁爱圣明,明确确定了尊号,董宏因为忠孝重新被封为高昌侯;师丹的恶行非常明显,虽然他受到赦免,但不应该再拥有爵位和封邑,请陛下把他罢免为平民。”汉哀帝批准了这个奏请。他们又上奏说:“新都侯王莽以前担任大司马的时候,不懂得尊崇尊号的重要性,贬低尊号,损害孝道,应当公开处死。幸好他受到赦免,但也不应该再拥有爵位和封邑,请陛下把他罢免为平民。”汉哀帝说:“因为王莽和太皇太后有亲属关系,就不罢免他了,让他回封国去吧。”还有平阿侯王仁因为窝藏赵昭仪的亲属,也都被打发回封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