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
冬天十月,汉武帝到雍县,祭祀五帝。
这时,一个叫李少君的人凭借祭祀灶神、延年益寿的方术见到了汉武帝,立刻得到皇帝的敬重。李少君以前是深泽侯的门客,他从不透露自己的年龄和出身,凭借方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没有家室妻儿。大家听说他能通灵、让人长生不老,就纷纷送他财物,以至于他从不工作却衣食无忧。因为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反而更觉得他神秘,争着讨好他。李少君特别擅长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准确的话。有一次在武安侯家喝酒,座中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竟然能说出曾和老人祖父打猎游玩的地方。老人小时候跟着祖父,记得那个地方,这一下满座的人都惊呆了。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祭祀灶神就能招来神灵,招来神灵后丹砂就能炼成黄金,还能延年益寿,甚至见到蓬莱的仙人。见到仙人,举行封禅大典就能长生不老,黄帝就是这么做的。我曾经在海上遇到仙人安期生,他给我吃的枣子,像瓜那么大。安期生能自由出入蓬莱仙境,有缘的人能见到他,无缘的人就见不到。”汉武帝听了心动不已,开始亲自祭祀灶神,还派方士到海上寻找蓬莱仙人和安期生,同时让人用丹砂等药物炼制黄金。过了一段时间,李少君病死了,但汉武帝坚信他是羽化成仙,没有真死。这下,燕、齐一带那些神神叨叨的方士纷纷跑来,争着向皇帝讲神仙的事儿。
亳县人谬忌上奏,建议祭祀太一神,还说:“在天神里,太一是最尊贵的,五帝只是他的助手。”于是汉武帝在长安东南郊修建了祭祀太一神的祠堂。
雁门郡马邑县的大富豪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提议:“匈奴刚和咱们和亲,对边境放松警惕,可以用利益引诱他们过来,咱们设下伏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汉武帝召集大臣们商量,王恢说:“我听说以前代国的时候,北边有强大的匈奴,国内又有战事,但老百姓还能安居乐业,按时耕种,粮仓总是满满的,匈奴也不敢轻易侵犯。现在凭借陛下的威望,天下统一,可匈奴还不断侵扰,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咱们好欺负。我觉得主动出击才是好办法。”韩安国反对说:“当年高皇帝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饭吃。解围之后,他并没有愤怒地去报复。圣明的君主以天下大局为重,不会因为个人私怨影响国家大事,所以派刘敬去和亲,这让五代人都受益。我觉得还是不要打为好。”王恢反驳道:“不是这样的。高皇帝披甲征战几十年,没报平城之仇,不是没能力,而是想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现在边境总遭侵扰,士兵死伤无数,运尸体的车子在路上一辆接一辆,这让仁人志士看了都痛心,所以我说该打。”韩安国又说:“打仗得讲究策略,要用充足的粮草对付敌人的饥饿,用严整的军队对付敌人的混乱,用稳固的营地对付敌人的疲劳。这样才能不费太大力气就打败敌人。现在要是轻装深入,很难成功。队伍拉得太长容易被截断,走快了粮草跟不上,走慢了又错过战机,还没到千里,人马就没吃的了。兵法上说‘把军队陷入困境,就是送给敌人’,所以我说不能打。”王恢坚持道:“我不是说直接深入敌境。咱们可以顺着单于贪图利益的心理,把他引诱到边境,提前埋伏好精锐骑兵和壮士,在险要地方设好防线。等单于来了,我们四面围攻,一定能把他抓住。”汉武帝最终听了王恢的建议。
夏天六月,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城附近的山谷里,约定等单于进入马邑就发动攻击。还派聂壹去匈奴当间谍,聂壹对单于说:“我能杀了马邑的县令和县丞,献城投降,到时候城里的财物全归您。”单于信以为真,答应下来。聂壹杀了几个死囚,把他们的头挂在马邑城墙上,装作县令、县丞的脑袋给单于的使者看,说:“马邑的长官都死了,您赶紧来!”单于带着十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牲畜,却不见放牧的人,觉得不对劲。于是攻打了一个小亭,抓住了雁门郡的一个尉史,本来想杀他,结果尉史害怕,把汉军埋伏的事儿全说了。单于大吃一惊:“我就觉得有诈!”连忙带兵撤退,还说:“抓到这个尉史,真是天意!”封尉史为“天王”。边塞这边听说单于跑了,汉军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只好撤兵。王恢负责从代郡出兵攻打匈奴的后勤物资,听说单于往回走了,匈奴兵力又多,也不敢出击。
汉武帝对王恢非常生气。王恢解释说:“一开始约定是等单于进入马邑城,大军和他交战,我再去攻打他的辎重,这样才有胜算。现在单于没来就走了,我带着三万人去打肯定打不过,只会白白受辱。我知道回来会被处死,但这样能保住陛下的三万士兵。”汉武帝把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他“临阵退缩,应该斩首”。王恢花了千金贿赂丞相田蚡,田蚡不敢直接跟汉武帝说,就跑去跟太后说:“马邑之谋是王恢先提出来的,现在没成功就杀他,这不等于帮匈奴报仇吗?”汉武帝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把田蚡的话告诉了他。汉武帝说:“马邑之谋是王恢发起的,我才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就算没抓住单于,王恢去攻打匈奴辎重,多少也能安抚一下将士们的心。现在不杀他,没法向天下人交代。”王恢听说后,只好自杀了。从这以后,匈奴不再和亲,经常攻打汉朝边境的交通要道,入侵次数数都数不清。不过他们还是贪图和汉朝互市,喜欢汉朝的财物;汉朝也没断绝边境贸易,以此稳住匈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