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二十年(庚申年,公元600年)
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发动叛乱。三月辛卯日,朝廷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内人张衡为行军总管,率领五万步兵、骑兵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贺若弼又因事获罪入狱,隋文帝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有三个‘太过分’:嫉妒心太过分,自以为是、贬低他人的心太过分,目无君主的心太过分。”不久后又释放了他。有一天,隋文帝对侍从大臣说:“贺若弼在将要讨伐陈朝时,对高颎说:‘陈叔宝一定能平定。难道不会出现“飞鸟尽,良弓藏”的情况吗?’高颎说‘肯定不会这样’。等到平定陈朝后,贺若弼立刻索要内史令的职位,后来又索要仆射之职。我对高颎说:‘功臣理应授予勋官,不能参与朝政。’贺若弼后来又对高颎说:‘皇太子对我,无话不谈。您以后难道不需要我的帮助吗?何必这样疏远我!’他意图谋取广陵,又想谋取荆州,这些都是容易发生叛乱的地方,他的野心始终没有改变。”
夏季四月壬戌日,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境,隋文帝下诏命令晋王杨广、杨素从灵武道出兵,汉王杨谅、史万岁从马邑道出兵,攻打达头可汗。
长孙晟率领归降的突厥人担任秦州行军总管,受晋王杨广调度。长孙晟因突厥人饮用泉水,容易下毒,就取来各种毒药投在泉水上游,突厥的人畜饮用后大多死亡,突厥人于是大惊说:“上天降下恶水,是要灭亡我们吗!”于是连夜逃走。长孙晟率军追击,斩杀一千多人。
史万岁出塞后,抵达大斤山,与突厥军队相遇。达头可汗派遣使者询问:“隋朝的将领是谁?”侦察骑兵回复:“是史万岁。”突厥人又问:“难道是当年那个敦煌戍卒吗?”侦察骑兵说:“是的。”达头可汗恐惧,率军撤退。史万岁率军追击一百多里,发兵猛攻,大败突厥军队,斩杀几千人;又追击逃敌,深入沙漠几百里,直到突厥人远远逃走才返回。隋文帝下诏派遣长孙晟再次返回大利城,安抚新归附的突厥人。
达头可汗又派遣他的侄子俟利伐从沙漠东部攻打启民可汗,隋文帝再次发兵帮助启民可汗防守要道;俟利伐被迫退回沙漠。启民可汗上表谢恩说:“大隋圣人可汗怜悯养育百姓,如同上天无所不覆盖,大地无所不承载。我染干如同枯木重新长叶,枯骨重新长肉,千世万世,都愿做大隋掌管羊马的人。”隋文帝又派遣赵仲卿为启民可汗修筑金河、定襄两座城池。
秦孝王杨俊长期患病,无法起身,派遣使者上表谢罪。隋文帝对使者说:“我竭尽全力创建这大业,制定法度、留下榜样,希望臣下能遵守。你是我的儿子,却想败坏它,我不知道该如何责备你!”杨俊又惭愧又恐惧,病情加重,隋文帝于是再次任命他为上柱国;六月丁丑日,杨俊去世。隋文帝为他哭丧,只哭了几声就停止了。杨俊生前建造的奢华物品,隋文帝下令全部烧毁。王府的官员请求为杨俊立碑,隋文帝说:“想要留名,一卷史书就足够了,立碑有什么用!如果子孙不能保住家业,石碑只会成为别人的压石罢了!”杨俊的儿子杨浩,是崔妃所生;庶子叫杨湛。群臣迎合隋文帝的心意,上奏说:“汉朝栗姬的儿子刘荣、郭皇后的儿子刘强,都因母亲获罪而被废黜,如今秦王的两个儿子,母亲都有罪,不应继承爵位。”隋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任命秦国的官员作为丧主主持葬礼。
起初,隋文帝让太子杨勇参与决断军政事务,杨勇对政事的修改建议,隋文帝大多采纳。杨勇性格宽厚,做事随心所欲,没有虚伪掩饰的行为。隋文帝生性节俭,杨勇曾对蜀地进贡的铠甲进行装饰,隋文帝看到后很不高兴,告诫他说:“自古以来,没有喜好奢侈却能长久统治的帝王。你作为太子,应当以节俭为先,才能继承宗庙基业。我过去的衣服,各留一件,时常拿出来看看,以此警戒自己。我担心你现在身为皇太子,会忘记过去的事情,所以赐给你我过去佩戴的刀一把,以及一盒菹酱,这是你当年担任上士时经常吃的东西。如果还记得过去的事,就该明白我的心意。”
后来到了冬至,百官都去拜见杨勇,杨勇设置乐队接受朝贺。隋文帝知道后,问朝臣:“最近听说冬至那天,朝廷内外百官都去东宫朝见,这是什么礼仪?”太常少卿辛亶回答说:“到东宫,是祝贺,不能说是‘朝见’。”隋文帝说:“祝贺的人,按理说几十人就够了,各自随意前往,为什么要由有关部门召集,让百官同时聚集!太子穿着礼服、设置乐队等待百官,合适吗?”于是下诏说:“礼仪有等级差别,君臣的礼节不能混淆。皇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从道义上讲,也是臣子,而各地长官在冬至日前来朝贺,并进献贡品,还另外向皇太子进献,这不符合典章制度,应当全部停止!”从此,隋文帝对杨勇的恩宠开始衰减,逐渐产生猜疑和隔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