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元年(己酉年,公元529年)
春季,正月甲寅日,北魏于晖所部的都督彭乐率领两千多骑兵反叛,投奔韩楼,于晖只好率军撤回。
辛酉日,梁武帝(萧衍)到南郊祭祀上天,宣布大赦天下。
甲子日,北魏汝南王元悦请求返回自己的封国,北魏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辛巳日,梁武帝到明堂祭祀。
二月甲午日,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追尊彭城武宣王(元勰)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追尊其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孝庄帝准备将文穆皇帝和文穆皇后的神位迁入太庙,还打算把高祖(元宏,孝文帝)当作“伯考”(伯父)对待。大司马兼录尚书事临淮王元彧上奏劝谏,认为:“汉高祖在香街为太上皇立庙,汉光武帝在舂陵祭祀南顿君(光武帝之父)。汉元帝和汉光武帝的血缘关系早已超出‘五服’(亲属关系的丧服等级),光武帝仍以儿子的身份承继皇室大宗。高祖(孝文帝)的恩德遍及天下,道义远超世人,肃祖(元勰)即便功勋卓着,终究还是高祖的臣子。此外,将文穆皇后与高祖的皇后一同配享太庙,就会出现君臣同列、嫂叔共处一室的情况,臣私下认为万万不可。”吏部尚书李神俊也劝谏,但孝庄帝不听;元彧又请求将肃祖的“帝”号改为“皇”,孝庄帝依然不听。
梁武帝下诏,将原来的二百四十个将军名号重新厘定为四十四个等级(即“四十四班”)。壬寅日,北魏下诏命济阴王元晖业兼任行台尚书,统领丘大千等人镇守梁国(地名,今河南商丘一带)。元晖业是元小新成的曾孙。
三月壬戌日,北魏下诏命上党王元天穆讨伐邢杲,任命费穆为前锋大都督。
夏季,四月癸未日,北魏将肃祖(元勰)和文穆皇后的神位迁入太庙,又追尊彭城王元劭(元勰之子,孝庄帝之兄)为孝宣皇帝。临淮王元彧劝谏说:“这种事自古以来从未有过,陛下做事不遵循古法,后世会如何看待!”孝庄帝不听。
北魏元天穆准备攻打邢杲,此时北海王元颢正率军入侵北魏,元天穆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众人都说:“邢杲的部众强盛,应当先讨伐他。”行台尚书薛琡说:“邢杲的士兵虽多,但都是些小偷小摸之辈,没有长远志向。元颢是皇室近亲,打着‘义举’的旗号前来,他的势头难以预测,应当先除掉他。”元天穆因为多数将领都想攻打邢杲,而且北魏朝廷也认为元颢势力单薄、不足为惧,便下令元天穆等人先平定齐地(今山东一带),再回师攻打元颢,于是率军向东进发。
元颢与陈庆之趁机从铚城(今安徽宿州西南)进军,攻克荥城(今河南商丘东),随后抵达梁国。北魏丘大千率领七万部众,分筑九座城寨抵御他们。陈庆之发起进攻,从清晨打到申时(下午3点至5点),攻克了三座城寨,丘大千只好请求投降。元颢登上祭坛,点燃柴火(举行祭天仪式),在睢阳城南即位称帝,改年号为“孝基”。
济阴王元晖业率领两万羽林兵驻守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陈庆之率军攻克考城,活捉了元晖业。
辛丑日,北魏上党王元天穆和尔朱兆在济南击败邢杲,邢杲投降,被押送到洛阳后斩首。尔朱兆是尔朱荣的侄子。
五月丁巳日,北魏命东南道大都督杨昱镇守荥阳,尚书仆射尔朱世隆镇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侍中尔朱世承镇守崿岅(今河南偃师东南)。乙丑日,北魏朝廷宣布内外戒严。
戊辰日,北海王元颢攻克梁国。元颢任命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率军向西进军。杨昱率领七万部众占据荥阳,陈庆之攻城未能攻克。元颢派人劝说杨昱投降,杨昱不同意。
元天穆与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大军先后赶到,梁朝士兵都十分恐慌。陈庆之让士兵解下马鞍、喂饱战马,对将士们说:“我军到这里以来,屠城占地,已经做了不少事;你们杀了别人的父兄、抢了别人的子女,也数不清了。元天穆的部众,全是我们的仇人。我们只有七千兵力,敌军却有三十多万,今天的情况,只有拼死作战才能活下来!敌军骑兵多,不能跟他们在野外作战,应当趁他们还没全部赶到,赶紧攻下荥阳据守。各位不要犹豫,否则只会白白被敌人屠杀!”
随后,陈庆之下令击鼓进军,命士兵登城。将士们随即像蚂蚁一样攀附城墙攻入城中,癸酉日,攻克荥阳,活捉杨昱。
梁朝的三百多名将领跪在元颢的营帐前请求说:“陛下渡过长江三千里,没费多少箭矢,可昨天荥阳城下一战,我们就死伤了五百多人,恳请陛下处死杨昱,以解大家的心头之恨!”元颢说:“我在江东时听梁武帝说,他当初起兵攻下都城时,袁昂担任吴郡太守拒不投降,梁武帝常常称赞袁昂的忠诚气节。杨昱是忠臣,怎么能杀他!除此之外,其他的人任凭你们处置。”于是将领们斩杀了杨昱部下的三十七名将领,还挖出他们的心来吃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