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
春季正月癸亥日,北魏任命北海王元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北魏北道行台杨津镇守定州城,地处鲜于修礼、杜洛周两支叛军之间,叛军轮番前来围攻;杨津储备柴草粮食、整治武器装备,根据战况灵活抵抗,叛军无法攻克。杨津暗中派人用铁券(免罪凭证)劝说叛军党羽,有响应杨津的叛军,给杨津写信说:“叛军之所以包围城池,就是为了抓捕北方人。城中的北方人,应该全部杀掉,不然一定会成为祸患。”杨津把城中北方人全部召集到内城保护,没有杀害他们,众人无不感激他的仁德。
等到葛荣接替鲜于修礼统领部众,派人劝说杨津,许诺任命他为司徒;杨津斩杀来使,坚守定州三年。杜洛周再次包围定州,北魏朝廷无法救援。杨津派儿子杨遁突围出城,前往柔然向头兵可汗求救。杨遁日夜哭泣请求,头兵可汗派遣他的从祖吐豆发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南下。前锋抵达广昌时,叛军堵塞了险要关口,柔然军队于是退回。乙丑日,杨津的长史李裔引导叛军入城,抓获杨津,想把他煮死,不久后又放了他。瀛州刺史元宁献城投降杜洛周。
乙丑日,北魏潘嫔生下女儿,胡太后谎称生下皇子。丙寅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
萧宝寅包围冯翊,没能攻克;长孙稚的军队抵达恒农,行台左丞杨侃对长孙稚说:“从前魏武帝(曹操)与韩遂、马超在潼关对峙,韩遂、马超的才能,比不上魏武帝,但胜负长时间未分,是因为他们占据了险要地势。如今叛军防守已经稳固,就算魏武帝复生,也无法施展他的智勇。不如向北夺取蒲阪,渡过黄河向西进军,攻入叛军腹地,把军队置于死地,这样华州的包围不用交战就会解除,潼关的守军必然因担心后方而逃走。关键环节解决后,长安就能轻易夺取了。如果我的计策可行,我愿意为您担任先锋。”长孙稚说:“你的计策很好;但现在薛修义包围河东,薛凤贤占据安邑,宗正珍孙驻守虞坂无法前进,怎么能前往蒲阪呢?”杨侃说:“宗正珍孙只是个懂点阵法的普通人,靠机缘当上将领,只能被人差遣,怎能差遣别人!河东的治所在蒲反(蒲阪),西边靠近黄河岸边,管辖区域大多在郡城东边。薛修义驱赶百姓向西包围郡城,百姓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原来的村庄,一旦听说官军到来,都会惦记家人,必定会闻风溃散。”长孙稚于是派儿子长孙子彦与杨侃率领骑兵从恒农向北渡河,占据石锥壁,杨侃宣称:“现在暂且停留在这里等待步兵,同时观察百姓的归附倾向。命令前来登记投降的人各自返回村庄,等朝廷大军燃起三堆烽火,各村也要燃起烽火响应;那些不响应烽火的,就是叛军党羽,我们会进军屠杀他们,用缴获的物资奖赏军队。”于是村民相互转告,即使实际没投降的人也假装燃起烽火,一夜之间,火光遍布几百里。包围郡城的叛军不知缘故,各自分散返回;薛修义也逃走,与薛凤贤一同请求投降。丙子日,长孙稚攻克潼关,于是进入河东地区。
恰逢北魏朝廷下诏废除盐池税,长孙稚上表认为:“盐池是天然物产,靠近京城,应当好好守护,按常理公平供给。如今天下多灾多难,国库空虚,冀州、定州局势混乱,向来征收的绢帛已无法收取,朝廷只能依靠国库,只出不入。大致估算盐税,一年下来,折算成绢帛,不少于三十万匹,这相当于把冀州、定州的税收转移到了京城附近。现在如果废除盐税,就如同再次失去这两个州的税收。我之前违背陛下旨意,先讨伐关中叛军、直接解除河东之围,不是不重视长安而急于夺取蒲阪,而是一旦失去盐池,三军就会缺乏粮食。幸好上天帮助大魏,这个计策没有失误。从前高祖(元宏)在位的升平年代,物资并不匮乏,还设置盐官加强管理,不是要与百姓争夺利益,而是担心因利益引发社会混乱。何况现在国家财政不足,已经提前征收六年的粮食,折算来年的物资,这些都是夺取百姓私人财产,实在是不得已。我已擅自通知盐池的监将、校尉,让他们返回岗位,按常规征收盐税,再等待陛下后续的诏令。”
萧宝寅派遣将领侯终德进攻毛遐。恰逢郭子恢等人多次被北魏军队击败,侯终德趁萧宝寅势力受挫,率军返回袭击萧宝寅;军队抵达白门时,萧宝寅才发觉,丁丑日,萧宝寅与侯终德交战,战败后,带着妻子南阳公主和小儿子,率领部下一百多名骑兵从后门逃出,投奔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任命萧宝寅为太傅。
二月,北魏任命长孙稚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尚书仆射、西道行台。
盗贼首领李洪进攻焚烧巩县以西、阙口以东地区,向南勾结各蛮族部落;北魏都督李神轨、武卫将军费穆率军讨伐。费穆在阙口以南击败李洪,于是平定叛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