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汉纪六 (公元前177年-前170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汉纪六 (公元前177年-前170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28:49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这一年可不平静,光是冬天就接连两次出现日食。十月丁酉日月底,发生了一次日食;紧接着,十一月丁卯日月底,又出现日食。汉文帝一看这情况,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就下诏书说:“之前让列侯们回自己的封国,有些人找借口不走。丞相是我看重的大臣,就请丞相给列侯们带个头,回到封国去吧!”

到了十二月,汉文帝就把丞相周勃免了职,让他回封国去。乙亥日,任命太尉灌婴为丞相,还把太尉这个官职给撤了,相关事务归丞相管。

夏天四月,城阳景王刘章去世。说起这位刘章,那也是在诛灭吕氏的时候立过大功的。

再说说淮南王刘长的事儿。当年,赵王张敖把一个美人进献给汉高祖,美人得到宠幸还怀了孕。后来贯高谋反的事情败露,美人也受牵连被关在河内。美人的弟弟赵兼就通过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可吕后嫉妒得很,根本不愿意帮忙说情。美人生下孩子后,心里又气又恨,就自杀了。手下的官吏把孩子抱给汉高祖,高祖后悔不已,给孩子取名叫刘长,让吕后抚养他,还把孩子的母亲葬在了真定。后来,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淮南王从小没了母亲,一直依靠吕后,所以在汉惠帝和吕后掌权的时候,没遇上什么灾祸。但他心里一直怨恨辟阳侯,觉得当年辟阳侯没尽力在吕后面前求情,才害得母亲含恨而死。汉文帝即位后,淮南王觉得自己和皇帝最亲,就越来越骄横,多次不遵守法令,不过汉文帝常常宽容他。这一年,淮南王进京朝见,跟着汉文帝到皇家园林打猎,还和汉文帝同坐一辆车,动不动就喊汉文帝“大哥”。淮南王力气很大,能把大鼎举起来。有一天,他直接去找辟阳侯,从袖子里掏出铁椎,把辟阳侯给砸死了,还让随从魏敬把辟阳侯的脑袋割下来。完事儿后,他跑到皇宫门前,袒露着上身向汉文帝请罪。汉文帝念在他是为母亲报仇,就赦免了他,没治他的罪。可这事儿之后,薄太后、太子和大臣们都开始害怕淮南王。淮南王回国后更是骄横放纵,出行时也仿照皇帝的规格,要清道戒严,发号施令都跟天子差不多。袁盎就劝汉文帝:“诸侯太骄横,肯定会出乱子的。”但汉文帝没听进去。

五月,匈奴的右贤王跑到河南地,侵犯上郡那些守卫边塞的少数民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汉文帝亲自到甘泉宫部署应对,派丞相灌婴率领八万五千骑兵,到高奴去攻打右贤王;又征调中尉下属的步兵归卫将军统领,驻守长安。最后右贤王被打得逃出了边塞。

汉文帝从甘泉宫到高奴,顺便去了太原,见到了以前在代国时的老部下,给他们都赏赐了东西,还下令免除晋阳、中都百姓三年的田租。他在太原游玩了十多天。

当初大臣们诛灭吕氏的时候,朱虚侯刘章功劳特别大。当时大臣们还答应,灭了吕氏就把赵地全封给朱虚侯,把梁地全封给东牟侯刘兴居。可汉文帝即位后,听说朱虚侯和东牟侯一开始想立齐王当皇帝,就故意压低他们的功劳。等到封皇子们为王的时候,只割了齐国的两个郡封给他们。刘兴居觉得自己没得到该有的封赏,功劳也被埋没了,心里特别不痛快。他听说汉文帝去了太原,以为皇帝要亲自去打匈奴,就趁机发兵造反。汉文帝知道后,赶紧把丞相和出征的军队都调回长安,任命棘浦侯柴武为大将军,率领四位将军、十万大军去平叛;又让祁侯缯贺为将军,驻守荥阳。秋天七月,汉文帝也从太原回到长安,还下诏书说:“济北的官吏和百姓,在朝廷军队没到之前就平定叛乱,或者献城投降的,一律赦免,恢复官职爵位;就算参与了刘兴居造反,但只要及时回头的,也都赦免。”八月,刘兴居兵败自杀。

这一年还不得不提一个人——南阳的张释之。张释之做了十年骑郎,一直没得到升迁,都打算辞官回家了。袁盎知道他有才能,就向汉文帝推荐了他,张释之这才当上谒者仆射。

有一次,张释之跟着汉文帝去上林苑,汉文帝登上虎圈,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的册子情况。汉文帝接连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紧张得左看右看,一个都答不上来。旁边的虎圈啬夫抢着替上林尉回答,汉文帝问什么他都对答如流,还说得头头是道。汉文帝就说:“当官不就该这样吗!上林尉真是没用!”当场就要下诏让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等了一会儿,上前说:“陛下觉得绛侯周勃这人怎么样?”汉文帝说:“是个忠厚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呢?”汉文帝还是说:“也是长者。”张释之说:“绛侯、东阳侯被称为长者,可这两人说起话来都笨嘴拙舌的,难道要让大家都学这个啬夫,靠耍嘴皮子办事吗?再说当年秦朝就因为重用那些舞文弄墨的官吏,大家争着比谁办事快、谁督察严苛,结果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实际效果,皇帝也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最后国家就这么衰败灭亡了。现在陛下要是因为啬夫口才好就破格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都会跟风学,只追求耍嘴皮子,不做实事。下面的人效仿上面,比影子和回声还快,所以陛下做任何决定都得慎重啊!”汉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没提拔啬夫。汉文帝上车的时候,还让张释之陪乘。在路上,汉文帝问张释之秦朝灭亡的原因,张释之如实详细地说了自己的看法。回到宫里,汉文帝就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