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小沛的城墙在曹军的攻城锤下微微震颤,像风中摇曳的残烛;土山的寒雾里,青龙偃月刀的寒光与曹军的旌旗交织,成了关羽忠义路上的一道关卡。一边是刘备、张飞、吕子戎在黎明的血色中突围失散,一边是关羽在绝境中以“三约”明志,乱世的忠义与无奈,在这一日的晨曦与正午里,写满了悲壮与坚守。
一、小沛绝境:曹兵围城粮尽绝 玄德决计破黎明
小沛的北门楼上,刘备扶着冰冷的城垛,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曹军,脸色比城砖还白。一夜之间,曹操的五万大军已将小沛围得水泄不通——东、西、南三门被曹军的步兵堵住,北门则被夏侯惇的轻骑封锁,城楼下的“曹”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张张噬人的嘴。
“兄长,曹军又在架攻城锤了!”张飞提着丈八蛇矛,从东门跑过来,甲胄上还沾着守城时溅的血,“我们的士兵只剩两千,一半带伤,粮草也只够撑今日正午,再守下去,城必破!”
刘备回头,看着身后疲惫的士兵——有的靠在城墙上喘气,有的用布条包扎伤口,还有的盯着怀里仅剩的半块干粮发呆。他想起昨夜收到的消息:关羽原本驻守萧县(徐州别城,为呼应小沛防务),想率军回援,却被曹洪的兵马拦在半路,生死不明;袁绍的援军更是杳无音信,想来是被曹操的眼线缠住,或是袁绍本就无意速援。
“不能再等了。”刘备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今夜黎明,我们突围!”
“黎明?”吕子戎站在一旁,眉头微蹙,却很快明白了刘备的用意,“黎明时分,曹军最困,雾气也大,适合隐蔽突围。只是……我们只有两千残兵,曹军五万,突围的风险太大。”
“风险再大,也比坐以待毙强!”刘备握着双股剑,眼神坚定,“我们分三路突围:三弟带五百兵攻东门,吸引曹军主力;子戎带五百兵攻西门,烧他们的粮草,乱其军心;我带一千兵从北门突围,往北走,去青州投奔袁绍——只要我们能突围,日后还能再聚,再夺徐州!”
张飞咧嘴一笑,矛尖在城垛上划出火星:“好!就这么干!我老张去东门,定把曹军的注意力都引过来,让兄长和子戎兄弟顺利突围!”
吕子戎躬身应道:“末将领命!今夜三更,我先带士兵去西门外的粮草营踩点,黎明时分,必烧了他们的粮草,为将军开路!”
当晚,小沛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守城士兵的脚步声和城外曹军的巡逻声。吕子戎带着几名精锐,借着夜色和雾气,悄悄溜出城外——他穿着曹军的旧铠甲,混在巡逻兵中,摸清了西门外粮草营的布防:三百名曹兵看守,粮草堆在营中央,周围泼了火油(防备偷袭,却成了助燃物)。
“将军,粮草营的布防摸清了,三更时分,我带五百兵从西门偷袭,先用火箭射粮草堆,火起后,曹军必乱,将军便可趁机从北门突围。”吕子戎回来后,压低声音向刘备禀报。
刘备点头,拍了拍他的肩:“子戎,此去凶险,务必保重。若事不可为,便弃了粮草,先顾着自己突围——你活着,比烧粮草更重要。”
吕子戎心中一暖,躬身道:“末将明白,定护将军安全突围!”
二、黎明突围:雾中遭袭散三路 翼德怒战护玄德
天刚蒙蒙亮,雾气像纱一样裹着小沛,能见度不足十步。
“放火箭!”西门外,吕子戎一声令下,五十支火箭带着火光,射向曹军的粮草营。“轰——”火油遇火,瞬间燃起大火,浓烟滚滚,照亮了黎明的天空。守粮的曹兵慌了,纷纷提着水桶去救火,乱作一团。
“东门的弟兄,跟我冲!”张飞趁机带着五百兵,从东门杀出,丈八蛇矛一挥,挑翻了两名曹兵,“曹操的狗崽子们,爷爷在这!快来送死!”
曹军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东门的喊杀声、西门的火光,让他们以为刘备要从东西两门突围,北门的夏侯惇轻骑也分出一半,往东门支援。
“就是现在!突围!”刘备带着一千兵,从北门悄悄冲出,马蹄裹着布,尽量不发出声响。雾气中,他们刚走出三里,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是曹军的预警号角!
“不好!被发现了!”刘备心中一紧。
只见雾气中冲出一队曹军骑兵,为首的正是许褚,他握着大刀,大喊:“刘备!你往哪逃!丞相早料到你会从北门突围,让我在此等候!”
曹军骑兵像潮水一样涌来,刘备的一千兵本就疲惫,瞬间被冲散。“兄长,我来护你!”张飞杀红了眼,从东门赶来支援,蛇矛横扫,逼退许褚,“兄长,你快往北跑!我来挡住他们!”
刘备看着张飞被曹军围住,心中滴血,却知道不能回头——他若留下,所有人都得死。“三弟,保重!”他咬着牙,带着残余的士兵,继续往北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