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章 潜潭觅枪·仁心引途(195年冬-196年春·常山落马坡-潜龙潭)
一、童渊授秘·神兵线索
195年的冬雪连着下了三日,落马坡的茅庐被积雪裹成了白团。吕子戎正蹲在柴房外劈柴,枣木柴在他斧下精准裂开,截面平整如削——这是近两年挑水劈柴磨出的稳劲,连斧柄上的木纹都被他摸得烂熟。
“子戎,歇会儿。”童渊的声音从茅庐前传来,他披着件灰布披风,手里转着一块青石雕的枪头,正坐在石桌旁晒草药。石桌上摊着几捆白术,叶片上的雪沫融化,在桌面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吕子戎放下斧头,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走过去。他刚要开口,童渊突然指了指他胸口鼓起的梅花玉佩:“雪梅的爹李伯阳,二十年前曾和我论过枪。”
“先生认识雪梅姐的父亲?”吕子戎愣了愣,摸出玉佩攥在手里——玉上的梨花纹路是李伯阳的手艺,雪梅生前总说“我爹雕的梨花,能护人平安”。
“他是个郎中,却懂枪理。”童渊叹了口气,拿起石桌上的手绘地图铺开,“他说‘神兵需配仁主,凶器必随暴徒’,还提过常山深处有个潜龙潭,藏着一柄前朝赵奢铸的‘龙胆亮银枪’——那枪能辨人心,心善者握之温润,心恶者触之刺骨。”
吕子戎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红点处——标注着“潜龙潭”的位置被圈了三道,旁侧写着“林、崖、心”三字。“先生见过这枪?”
“二十年前我追猎一头伤民的黑熊,路过潭边时,曾见潭底有银光翻涌。”童渊指尖点在“林”字上,“当地猎户说,潭被‘灵物’守着,前几年有个山贼头目想潜潭夺枪,刚下水就被漩涡卷走,尸骨无存。”他抬眼看向吕子戎,眼神锐利如枪尖,“你为赵云求师,非为己谋功名,心性已合‘仁勇’二字——若能寻得此枪,子龙用它护民,才算‘神兵归正主’。”
吕子戎站起身,对着童渊深深一揖:“晚辈愿往!”
“别急。”童渊摆手,将那枚青石雕枪头递给他,“寻枪要过三关:黑松林的护崽虎、鹰嘴崖的守巢蛇、还有你自己的心内之躁。过不了,莫要强求,免得枉送性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遇危难,握紧玉佩——李伯阳雕这玉时,曾注入三分内力,能稳心神。”
吕子戎接过雕枪头,触手冰凉,上面刻着“护民”二字。他摸了摸胸口的梅花玉佩,郑重点头:“晚辈记住了。”
二、林虎拦路·枪护稚鹿
次日天未亮,吕子戎揣着地图、别好铁剑、背上枣木枪,牵着枣红马往潜龙潭出发。按图所示,需先穿过二十里的黑松林——林内古树枝桠交错,像无数只干枯的手抓向天空,积雪压弯了松枝,偶尔有雪块坠落,在寂静的林子里砸出“噗”的声响。
行至松林深处,忽然传来“嗷呜”一声虎啸,震得头顶的积雪簌簌落下。吕子戎立刻勒住马,握紧枣木枪翻身跳下——只见一头吊睛白额虎从巨树后窜出,虎爪扬起,直扑向路边的一窝幼鹿。鹿妈妈吓得浑身发抖,却用身体挡在幼鹿前,鹿角对着老虎,发出绝望的嘶鸣。
“住手!”吕子戎大喝一声,持枪疾步上前,枪尖直指老虎的左眼——却不刺出,只停在三寸之外。老虎被激怒,猛地扑来,腥风扑面而来。他不退反进,使出“落英廿二式”的“缠字诀”:枪杆如灵蛇般绕向虎腿,内力灌注枪杆,借着老虎扑来的力道轻轻一带。
“砰”的一声,老虎重心不稳,踉跄着摔在雪地里,溅起一片雪沫。不等它起身,吕子戎又持枪上前,枪尖挑向虎鼻前的积雪——雪沫飞溅,迷了老虎的眼。“这林子里有野羊、有野兔,莫伤幼崽。”他沉声道,枪杆始终保持着防御姿态,却没有半分杀意。
老虎甩了甩头,盯着吕子戎手里的枪,又看了看缩在鹿妈妈怀里的幼鹿,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它犹豫了片刻,终于转身,几步就消失在松林深处。
鹿妈妈走到吕子戎面前,用头蹭了蹭他的裤腿,眼里满是感激。吕子戎摸了摸它的鹿角,从行囊里掏出半块麦饼,掰碎了放在地上:“快带着幼崽离开吧,这里不安全。”
看着鹿群消失在林间,他才松了口气。摸了摸枣木枪杆——刚才若一时冲动用“断云式”刺虎,不仅会伤了生灵,更过不了童渊说的“心内之躁”。他想起赵雄教他“剑是护生,不是杀生”,终于明白:真正的勇,不是杀敌,是护弱。
三、崖蛇阻道·剑避杀孽
出了黑松林,前方出现一道陡峭的鹰嘴崖——崖壁如刀削般直立,仅在中间凿着窄窄的石阶,宽不足尺,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布满青苔的石壁,稍不留神就会坠落。吕子戎将马拴在崖下的老松上,独自提着枪踏上石阶。
刚走至崖腰,就听“嘶”的一声——崖下的灌木丛里窜出一条碗口粗的黑眉锦蛇,蛇身乌黑,腹部泛着黄纹,蛇信吞吐,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盯着他的脚踝,显然是在守护巢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