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二十四年冬,麦城的白雪掩盖了血迹,洛阳的宫灯映着病容。关羽的青龙刀在风雪中失去了锋芒,周仓的忠诚化作箭下的忠魂,王甫的气节定格在坠城的瞬间。曹操的头疾绞碎了最后的从容,曹丕的世子之位敲定了曹魏的传承,而吕莫言的枪尖挑落的梅花雪,蒋欲川的一声长叹,都成了这场英雄落幕戏中,最沉重的注脚——只是风雪掩盖的,未必只有死亡。
一、雪锁麦城:粮尽援绝英雄叹 赤兔刨雪映寒枪
麦城的城门紧闭,城头上的“关”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面已被白雪覆盖了大半。城内,蜀军士兵蜷缩在墙角,饥寒交迫,手中的兵器因冻僵而难以握紧。关羽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一望无际的白雪,眉头紧锁——自回师以来,士兵逃亡过半,粮草已尽,刘封、孟达的援军迟迟不到,吕蒙的大军却在城外层层围困。
“父亲,城中只剩三日口粮了,再不想办法,士兵们就要饿死了!”关平忧心道。
周仓上前一步:“将军,末将愿率军突围,往益州求援!”
王甫摇头:“周将军,城外吴军密布,突围难如登天,不如由将军亲自前往——您是汉中王义弟,益州守军定会火速来援。”
关羽沉默良久,抚着身边赤兔马的鬃毛——这匹宝马跟随他多年,此刻也因饥饿而垂头,蹄子在雪地上刨出深深的坑。“也罢,我亲自前往益州求援,你们坚守麦城,待我归来,定要夺回荆州!”
周仓含泪道:“将军放心,末将便是死,也要守住麦城,等您回来!”他上前,为关羽牵住马缰,这是他无数次为关羽牵马中,最沉重的一次。
王甫道:“将军一路小心,末将已备好干粮和御寒的衣物,可助将军轻装前行。”
当晚,雪下得更大了,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掩盖了马蹄声。关羽换上轻便的铠甲,带着关平及十余亲卫,悄悄打开北门,冲入风雪之中。周仓站在城楼上,望着关羽的身影消失在雪幕里,跪地叩首:“将军保重!”
二、周仓死战:断后力竭身被创 万箭穿胸忠魂烈
关羽一行刚出麦城不远,便被吕蒙派来的斥候发现。“关羽突围了!快追!”斥候大喊,潘璋、马忠率三千骑兵随后追来。
“父亲,你们先走,我与周仓将军断后!”关平勒马转身,就要迎战。
关羽却道:“不行,你随我求援,这里交给周仓——我已命他率五百士兵随后接应,拖延追兵。”
果然,周仓率五百士兵从麦城杀出,拦住潘璋、马忠:“吴狗休走!周仓在此!”他手持大刀,冲入吴军阵中,左劈右砍,吴军士兵纷纷倒地。
“周仓匹夫,也敢拦我!”马忠大喝,挺枪直刺周仓。
周仓挥刀格挡,两人战至二十回合,周仓虽勇,却因士兵饥饿疲惫,渐渐不支。“将军,我们快撑不住了!”士兵大喊。
周仓回望麦城的方向,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为关羽争取时间,他大吼一声:“今日便与吴狗同归于尽!”他率军冲向吴军密集处,却被乱箭射中——箭矢穿透了他的铠甲,插满了他的身体。
“将军!”士兵们哭喊着。
周仓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大刀插在地上,支撑着身体不倒,怒视着吴军:“关羽将军定会回来报仇!”说完,轰然倒地,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白雪。
潘璋、马忠见状,下令:“继续追击关羽!”
三、王甫殉节:城破身陨守忠义 坠城犹望益州路
周仓战死的消息传回麦城,城内士兵士气彻底崩溃。吕蒙率军攻城,城上的箭矢很快耗尽,士兵们只能用石头、木头抵抗。王甫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吴军,又望向益州的方向——那里是关羽求援的方向,也是麦城唯一的希望。
“王将军,城要破了,快逃吧!”亲兵劝道。
王甫摇头:“我受关羽将军托付,守城有责,岂能逃走?”他抽出佩剑,斩杀了一名想要投降的士兵,“谁敢投降,这就是下场!”
不多时,吴军攻破城门,蜂拥而入。马忠率军冲上城楼,对王甫道:“王甫,速速投降,可保你性命!”
王甫冷笑:“我乃汉臣,岂会降你吴狗!”他望着益州的方向,仿佛看到了关羽率军归来的身影,随即纵身一跃,从城楼上跳下——雪地被砸出一个深坑,鲜血在白雪中蔓延开来,像一朵凄美的红梅。
四、洛阳立嗣:孟德头疾定传承 子桓登位稳基业
麦城激战的消息传到洛阳时,曹操的头疾已愈发严重,时常痛得卧床不起。他躺在病榻上,召来司马懿、曹丕、曹植等人,商议立嗣之事。
“孤近日头疾难忍,恐时日无多,需早日定下世子,以安大局。”曹操的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曹植上前一步:“父亲,儿臣愿竭尽所能,辅佐社稷。”
曹操却摇头:“子建,你文采虽好,却无治国之才,更无兵权谋略——世子之位,当属子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