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十九年春,陇右的沙尘掩埋了割据的旗帜,邺城的求贤令传遍了中原的街巷,益州的落凤坡溅起了谋士的鲜血,荆州的烛火映着主母的愁眉。夏侯渊的铁骑踏平了枹罕的叛乱,曹操的政令招揽了天下的寒士,庞统的忠魂换来了雒城的城门,孙尚香的家书牵起了归吴的纠结。乱世的棋局里,人物的行止皆系于“位置”二字——一步错则满盘乱,唯有锚定脉络,方能让故事顺理成章。
一、魏府献策:王异智辅平西策 孟德颁令纳贤才
邺城魏公府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曹操案前的《陇右防务疏》上。曹丕侍立一旁,指着疏中“离间羌胡、分化叛党”的条目道:“父亲,夏侯渊将军能迅速清剿马超残部、攻克枹罕,全赖王异此策——她不仅亲赴羌地说服彻里吉归降,还手绘陇右山道图,标注出宋建的粮道薄弱点,功不可没。”
曹操抬眼看向阶下的赵昂夫妇,王异身着素色布裙,虽无华饰却目光沉静:“魏公,陇右初定,民心未附,需广纳当地贤才安抚;而中原之地,寒门有识之士众多,若因‘小节’而弃之,实为可惜。昔年陈平盗嫂受金,仍助高祖定天下,可见‘才’比‘行’更急用于乱世。”
“说得好!”曹操抚掌起身,命陈琳即刻草拟《取士毋废偏短令》,厉声对众臣道:“自今日起,无论出身贵贱、过往有无瑕疵,只要有治国用兵之能,皆可来投!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令文颁布三日后,邺城驿馆便挤满了求见的寒门子弟。曹丕对贾诩笑道:“王异不仅有定疆之智,更有识人之明——此令一出,曹魏人才储备远超吴蜀,日后统一天下,更有底气。”
贾诩颔首:“公子当趁此时机笼络贤才,只是王异夫妇重忠义,需以恩信待之,不可强逼。”曹丕深以为然,随即奏请曹操封赵昂为“护羌校尉”,留镇金城,王异则携女赵英居邺城,既显荣宠,又免其卷入陇右旧部的纠葛。
二、陇右鏖战:妙才分兵破枹罕 侯选归降定西疆
同一时刻,陇右枹罕城外,夏侯渊的三万大军已围了三日。割据此地三十年的宋建,自号“河首平汉王”,凭藉黄河天险与城高墙厚,拒不投降。“夏侯渊,有种便来攻!我这枹罕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宋建站在城头,嚣张喊话。
夏侯渊冷笑一声,取出王异绘制的地图:“张合,你率一万精兵,沿黄河支流的隐秘水道绕至城北,截断宋建粮道;徐晃,你率军在城南架设云梯佯攻,吸引其主力;我亲率中军,待城北火起,从东门强攻!”
次日拂晓,徐晃的攻城鼓声震天动地,宋建果然将八成兵力调往城南。张合则率军乘夜泛舟,悄然抵达城北,纵火焚烧粮囤。“不好!粮道被烧了!”城头守军惊呼,宋建大惊,急忙调兵回援,却被夏侯渊从东门趁机突破。
“宋建老贼,纳命来!”夏侯渊挥舞大刀,直扑宋建。两人交手不过三回合,宋建便被一刀劈落马下。枹罕城破后,夏侯渊又率军追击马超残部——马超投蜀后,其部将程银、侯选仍在陇西作乱。夏侯渊采用王异“招降为主、征讨为辅”之策,派人劝降侯选:“魏公已颁求贤令,你若归降,可保部众安全,还能获封将军。”侯选本就不愿再随程银顽抗,当即率部投降,程银则被徐晃斩杀。
陇右彻底平定的消息传回邺城,曹操大喜,封夏侯渊为“征西将军”,镇守汉中,扼守入蜀要道。至此,曹魏西线无虞,得以专心应对东线的孙权与西线的刘备。
三、落凤设伏:张任巧布截杀阵 凤雏请缨作饵兵
益州雒城城外,刘备的蜀军大营内,庞统正对着地图紧锁眉头。围攻雒城半月,守军将领张任凭借城防坚固,屡次击退蜀军进攻。“主公,雒城久攻不下,曹操已平陇右,若他派兵入蜀,我军将腹背受敌!”庞统急道,“落凤坡是雒城后方的必经之路,张任必定在此设伏守护粮道——我愿率部走落凤坡,佯装劫粮,引张任主力出击,主公趁机从正面攻破雒城!”
刘备担忧道:“士元,落凤坡两侧皆是悬崖,一旦中伏,难以脱身。不如等孔明从荆州调兵来,再行夹击。”
庞统摇头:“主公,兵贵神速!我若不去,张任始终按兵不动,我军耗不起。且我借主公的‘的卢马’一用——此马神骏,若遇危险,或能冲出重围。”他见刘备仍犹豫,又道,“魏延将军勇猛,可随我同行,若真遇伏,他能护我周全。”
刘备无奈应允,再三叮嘱:“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军,切勿恋战!”
次日清晨,庞统骑着的卢马,率魏延及三千精兵向落凤坡进发。行至坡前,魏延勒马道:“军师,这坡太静了,怕是有埋伏。”
庞统目视前方,沉声道:“我要的就是埋伏——张任若不出,雒城如何能破?你率前队先行,若遇伏兵,且战且退,引他们追出坡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