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A区业务中心仿佛失去了流动感,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拨号、话术、以及业绩压力下日益扭曲的人性。林墨(9527)如同一个技艺日渐精熟的工匠,只是他打磨的,是淬毒的言语刀刃。
他彻底将自己沉浸在了“陈默”的角色里。观察、模仿、练习、调整……他像一块被投入染缸的白布,迅速被同化着颜色。他的语调越来越自然,应对越来越灵活,甚至开始懂得根据不同“客户”的性格特点,微调剧本,施加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压力。他成功“引流”的数量稳步提升,甚至偶尔能将几个警惕性不高的目标,引导到下载虚假APP的边缘。
但他始终守着最后一道防线——在即将完成实质性转账的前一刻,制造各种“意外”让其功亏一篑。这让他避免了直接的财产损失,却也让他业绩报告上“成交金额”一栏,始终是那个刺眼的“0”。
老狗(A组小头目)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鄙夷,变成了一种不耐烦的催促。
“9527!你他妈是属漏斗的吗?光引流不杀猪!引流再多有屁用!老子要的是真金白银!再这样下去,你就给老子滚回C区掏大粪去!”老狗的唾沫几乎喷到林墨脸上,阴鸷的眼神里充满了威胁。
林墨只能低着头,连连称是,保证“下次一定把握住机会”。
他知道,这道防线,快要守不住了。园区的耐心是有限的,尤其是在A组这种地方。一个无法创造直接利润的“猪仔”,即便引流能力再强,最终也会被视为无用之物而被“清理”。
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这天下午,临近下班前,林墨接洽到了一个目标。对方是一个听起来年纪不大、语气焦急的上班族,姓王。根据“菜商”提供的模糊信息,此人近期似乎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可能是房贷、车贷或其他压力),正在积极寻找理财渠道,对高回报率极其渴望。
林墨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优质”目标,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目标。对方的需求明确,警惕性相对较低,而且……急于求成。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进入状态。他没有使用过于花哨的话术,而是采用了另一种策略——扮演一个略显青涩、但极其“真诚”和“专业”的年轻理财规划师。
“王先生您好,我是‘寰宇财富’的初级顾问,小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紧张和努力表现的专业感,“我们平台最近在做一个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内部调研,恰好看到您之前在一些财经论坛上比较活跃,所以冒昧打扰您一下。”
他没有一上来就推销产品,而是以“调研”为切入点,降低了对方的戒备。同时,提及对方在财经论坛的“活跃”(可能是“菜商”信息,也可能是话术套路),暗示了对对方的“了解”和“重视”。
果然,对方没有立刻挂断,反而带着一丝好奇和被打扰的不耐问道:“调研?什么调研?”
林墨心中微凛,知道鱼饵被咬住了。他按照精心准备的脚本,开始阐述一个虚构的、关于“新兴产业基金”的调研项目,用夹杂着专业术语(都是他这几天恶补的)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看似前景无限、回报率惊人的“投资机会”。
他刻意没有夸大其词,反而强调了“风险”和“门槛”,但这种强调,在急于寻找出路的目标听来,更像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可是……这么高的回报,风险肯定很大吧?”王先生提出了疑虑,但语气中的渴望多于警惕。
“王先生您问到了关键点上。”林墨的声音变得更加“诚恳”,“任何高回报都伴随高风险,这是金融铁律。但我们这个项目不同,它是由几家顶级资本联合发起的,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核心技术壁垒,我们内部评估的风险等级其实是偏低的。而且,目前只是小范围的内部认购阶段,份额非常有限,所以才需要通过调研来筛选真正有眼光、能承受一定波动的客户……”
他巧妙地运用了“内部认购”、“份额有限”、“筛选客户”等词语,营造出稀缺感和优越感,进一步刺激对方的贪欲和焦虑。
通话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林墨像一个耐心的猎手,一步步引导,化解疑虑,放大诱惑。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电话那头的王先生,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语气中的犹豫逐渐被一种孤注一掷的冲动所取代。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引导转账。
“王先生,如果您确实感兴趣,并且符合我们的初步筛选条件,我可以为您申请一个最低额度的内部试用份额,五万元起步,您可以先体验一下……”林墨按照流程说道,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他祈祷着对方会因为金额过高而退缩。
然而,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后,传来了王先生下定决心般的声音:“五万……我暂时拿不出那么多。我……我手头现在能动用的,只有五千块生活费……能先投五千试试水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