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凡间枢纽的 “财神咨询日” 又如期而至,与以往不同的是,等候的百姓手里不再攥着供奉品,而是捧着《仙凡贸易申请指南》《学堂报名表》,脸上带着 “求方向” 而非 “求赐福” 的期待。负责维持秩序的老张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对身边的助手感慨:“还记得去年这时候,大家都围着要见‘财神’,现在倒好,全是来问‘怎么开商铺’‘怎么入学堂’的,这变化真是太大了!”
人群中,之前因假冒贷款文件受骗的中年男子李大叔,正拿着 “灵脉饰品商铺申请材料” 向贸易司专员咨询:“我想跟着陈师傅学木雕,再开个小商铺,把饰品卖到天庭,您帮我看看材料齐不齐?” 专员仔细核对后点头:“齐了,按流程 3 天就能批下来,还能申请‘民生创业贷款’,利息比普通贷款低 50%。” 李大叔激动地搓着手:“要是去年,我肯定还想着找‘财神’求好运,现在才知道,跟着小钱仙官指的路走,靠自己也能赚钱!”
这一幕,被通过跨次元直播镜观察的小钱看在眼里,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曾以为身份暴露会是永远的麻烦,却没想到,随着时间推移,这份 “暴露” 竟渐渐转化为 “信任”—— 百姓不再将他视为 “赐福的财神”,而是 “带他们找生计的引路人”;天庭神仙也不再质疑他 “过度下凡”,反而因他的 “亲民”,主动敞开心扉反馈需求。身份暴露的影响,正以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成为连接天庭与凡间的 “民生纽带”。
一、凡间:从 “求神” 到 “求路”,民生活力迸发
身份暴露带来的第一个正向变化,是凡间百姓对 “仙凡合作” 的主动参与 ——“财神咨询日” 不再是 “崇拜现场”,而是 “民生服务站”,每次咨询结束后,总有数十位百姓报名苏清的仙凡民生学堂,或提交商铺、种植合作申请。
1. 学堂:从 “被动入学” 到 “主动报名”
苏清的学堂门口,每天都有百姓排队报名,其中不少人是因 “小钱仙官推荐” 而来。之前因灵脉稻田病虫害差点退学的陈大叔,如今成了学堂的 “活招牌”,他总拿着自己的收入账本给新学员看:“去年我家 3 亩地只赚 500 铜钱,今年学了灵脉种植技术,还通过天庭采购卖了 1200 斤米,赚了 2000 铜钱!这都是小钱仙官帮我们搭的桥,跟着学堂学,准没错!”
学堂的规模也从最初的 40 人扩展到 120 人,新增了 “灵脉饰品制作”“仙凡商铺运营” 等课程,甚至有临安城、钱塘城的百姓专程赶来报名。苏清在给小钱的汇报里写道:“现在百姓来学堂,不再是‘觉得新鲜’,而是‘想实实在在学本事’,他们说‘信得过小钱仙官,就信得过学堂’。”
2. 商铺:从 “不敢尝试” 到 “主动创业”
南天门仙市的凡间商铺,从去年的 20 家增加到 50 家,涵盖灵脉作物、手工饰品、民生工具等多个品类。之前卖普通蔬菜的王婶,现在开了 “灵脉蔬菜铺”,每天能卖 30 斤灵脉青菜到天庭,收入比之前翻了三倍。她在商铺门口贴了一张纸条:“跟着小钱仙官的指引,靠灵脉菜过上好日子!”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商铺还形成了 “互助网络”—— 灵脉饰品店的李大叔会帮灵脉茶铺的张姐设计包装,灵脉米铺的陈叔会给新开店的商户分享 “天庭采购申请技巧”,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 “大家都信任小钱仙官,愿意跟着他的方向走”。贸易司专员统计的数据显示:因 “财神咨询日” 引导开设的商铺,存活率达 90%,远超普通商铺的 60%。
二、天庭:从 “质疑” 到 “信任”,需求反馈畅通
身份暴露的正向转化,还体现在天庭神仙对小钱的态度上 —— 之前总觉得他 “偏重凡间” 的神仙,如今因他的 “亲民形象”,更愿意主动反馈底层需求,甚至参与到民生改革中。
1. 主动提需求:关注 “被忽略的群体”
天庭老年仙官协会的王老仙官,之前从未参与过仙凡贸易相关事务,最近却主动找到小钱,递上一份《老年人仙法培训需求报告》:“现在天庭的仙法工具越来越复杂,好多老年仙官不会用,更别说凡间的老年人了。我建议开个‘老年人仙法培训班’,教大家简单的灵脉检测、仙凡沟通技巧,既方便天庭老仙官,也能帮凡间老人参与仙凡合作。”
小钱看着报告里 “80% 老年仙官不会使用灵脉直播镜”“60% 凡间老人不懂灵脉作物保存方法” 的数据,心里满是触动 —— 之前他确实忽略了 “老年人” 这个群体,而王老仙官的主动反馈,正是因为 “信任他会重视民生需求”。他当即安排小木团队开发 “简化版仙法工具”,并联合学堂开设 “老年人专项班”,王老仙官还主动请缨担任 “天庭讲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