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马群岛的晨光像融化的碎金,泼洒在拿骚港粼粼的海面上。史国栋倚着码头的柚木栏杆,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雪茄,目光越过穿梭的游艇,落在远处连绵的珊瑚礁上。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撩起他熨帖的衬衫下摆,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史总,迈克尔和约瑟夫到了。”助理小陈快步上前,话音刚落,两个高鼻梁的老外已站定在史国栋面前。迈克尔穿着花衬衫,腆着圆肚子,脸上堆着热情的笑;约瑟夫则一身笔挺的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精明。
“史总,这次我们准备怎么发展?”迈克尔张开双臂想拥抱,却被史国栋抬手止住。
“客套话免了,”史国栋声音沉稳,带着川渝人特有的爽朗,“游轮的事,查得怎么样?”
约瑟夫推了推眼镜,递上一份文件夹:“史总,按您的要求,我们筛选了三艘‘玛丽皇后’级别的远洋游轮。船龄都在二十年以上,航运公司正准备报废,但主机和船体结构都还完好,价格低到难以想象——每艘不超过两百万美元。”
史国栋接过文件夹,指尖在页面上划过,目光锐利如鹰:“发动机是硬伤。二十年的老机器,烧柴油跟喝似的,必须全换。”
“您放心!”迈克尔拍着胸脯,“我认识迈阿密最好的机械师,能弄到全新积压的德国MAN柴油机,油耗能降三成,动力还比原来强。”
“不是‘能弄到’,是必须弄到。”史国栋合上文件夹,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一周之内,把船的所有权过户,然后拖到巴哈马的修船厂。记住,动静越小越好,别让那些本地的餐饮巨头嗅到风声。”
约瑟夫点头应下,又忍不住问:“史先生,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改造游轮?在岛上租个店面,开家火锅店不是更简单?”
史国栋笑了,点燃雪茄,深吸一口,烟雾在晨光中散开:“约瑟夫,你去过重庆吗?没去过?那你肯定没见过嘉陵江上的渔船火锅。巴哈马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陆地,是这片海。游客来这儿,看的是海,玩的是海,要是能在海上吃火锅,吹着海风,看着珊瑚礁,这体验,岛上的餐馆能比吗?”
迈克尔眼睛一亮:“哦!我懂了!这是‘移动的火锅城’!”
“不止是移动,”史国栋弹了弹烟灰,“我要让每一艘游轮都有自己的特色。一艘主打鱼羊鲜经典锅底,一艘做川渝麻辣九宫格,还有一艘搞海鲜自助火锅。船上不光能吃,还能住,能看海景,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两人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史国栋挥挥手:“行了,你们去办吧。改造方案我会让国内的团队发过来,记住,装修要够气派,既要体现川渝的红火热闹,又要融入巴哈马的海洋风情。别省小钱,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小陈忍不住问:“史总,两百万一艘船,加上改造费,三艘游轮至少要上千万美元,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史国栋转头看他,嘴角带着自信的笑:“风险?做生意哪有没风险的。巴哈马每年有几百万游客,大多是来自美国、加拿大的有钱人,他们不差钱,差的是新鲜体验。咱们的火锅游轮,就是要做独一份的生意。再说了,”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我还有更大的计划。”
三天后,史国栋的办公室里,岳师傅正捧着一个硕大的青花瓷碗,吃得满头大汗。碗里是浓稠的鱼羊鲜锅底,奶白色的汤面上飘着鲜红的辣椒和翠绿的香菜。
“岳师傅,味道怎么样?”史国栋坐在对面,笑着问。岳师傅是国内有名的火锅大师,被史国栋花重金请来巴哈马,负责火锅的口味研发。
岳师傅抹了把汗,竖起大拇指:“绝了!史总,这巴哈马的海鱼就是不一样,肉质细嫩,一点腥味都没有,和羊肉配在一起,鲜得能掉眉毛。我调试了十几种配方,这个味道绝对能征服老外的胃。”
“那就好。”史国栋放心地点点头,“游轮上的厨房设备都按你的要求订好了,下周就能安装完毕。到时候,你要负责培训厨师团队,保证每一锅火锅的味道都一模一样。”
岳师傅放下碗,擦了擦嘴:“放心吧史总,我的手艺,错不了。对了,我昨天去修船厂看游轮改造,碰到一个老熟人,他说有个大宝贝,问你有没有兴趣。”
史国栋来了兴趣:“哦?什么宝贝?”
“一艘即将退役的航空母舰!”岳师傅压低声音,脸上带着兴奋,“说是二战时期米国的老航母,现在停在古巴附近的海域,军方准备拆解报废。我那朋友是做船舶回收的,说要是有人愿意接手,价格很便宜,只要五百万美元。”
史国栋猛地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航空母舰?你没开玩笑吧?”
“绝对没开玩笑!”岳师傅肯定地说,“我已经看过照片了,虽然老了点,但船体还很结实,就是发动机坏了,没法移动。不过,要是改成固定的建筑,绝对够气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