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一个岛国,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虽然靠近亚洲,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欧洲国家。
作为欧盟成员国和欧元区国家,塞浦路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与欧洲紧密相连,完全融入了欧洲的体系之中。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塞浦路斯曾经被认为是西亚地区的一部分。
这主要是因为它在古代与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文化和历史上也受到了西亚的影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塞浦路斯逐渐与欧洲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关系,最终成为了欧洲的一员。
史国栋在当年决定拓展业务时,考虑到了塞浦路斯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决定将其与西亚地区一同纳入拓展范围。
这样的决策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和地理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商业拓展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能力。
当史国栋在非洲安排了塞浦路斯的拓展工作时,杨晓英己做好了拓展前期准备。
飞机降落在拉纳卡国际机场时,杨晓英捏着遮光板的手指微微泛白。舷窗外是连片的蓝,地中海的阳光铺在停机坪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可她心里那点不安却没被这明媚晒散——这是她第一次单独负责欧洲非核心市场的拓店,目的地还是个“卡在欧亚中间”的国家。
“杨总,车在外面等您。”当地合作方派来的翻译小林迎上来,手里举着印着“川渝味道”logo的接机牌,“史总特意吩咐,让您先去酒店倒时差,明天再考察门店。”
杨晓英摇摇头,把行李箱拉杆压得“咔嗒”响:“先去店里。三家加盟店,从离机场最近的那家开始。”她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史国栋临行前发的消息:“塞浦路斯是西亚拓店的尾巴,也是欧洲市场的补充,别被‘小’骗了。”
车子驶过沿海公路时,杨晓英一直盯着窗外。棕榈树在风里晃,路边的咖啡馆飘着肉桂香,偶尔能看见挂着希腊语和土耳其语双语招牌的小店——这地方确实怪,连路牌都透着“两头靠”的味道。
小林在副驾上絮絮叨叨:“杨总,您别看这国家小,光华人就有两万多,还有不少欧洲游客。可那三家火锅店……说实在的,我上次去,店里就两桌客人。”
第一家店在老城区,门脸藏在一家珠宝店和面包房中间,“川渝味道”的红灯笼被风吹得歪歪斜斜。推开门时,收银台后的老板娘张梅抬头,看见杨晓英立刻站起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杨总?您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张姐,先看看后厨。”杨晓英没寒暄,径直往后走。后厨里,两个厨师正靠着操作台抽烟,不锈钢盆里泡着的毛肚软塌塌的,冰箱里的冻品袋上落了层灰。她捏起一片肥牛,指尖能感觉到冰晶融化后的黏腻,眉头一下子皱起来:“这肉冻了多久了?”
张梅搓着手,声音发虚:“上个月从德国运过来的……这边物流慢,路上耽搁了十几天。”
“不是物流慢。”杨晓英打开冰柜,里面只有三种底料,都是最基础的麻辣和清汤,“德国供应中心明明有二十多种底料,还有预制的酸汤肥牛、麻辣小龙虾,你这儿怎么没有?”
张梅的脸一下子红了:“我想着这边人吃得清淡,怕复杂的卖不出去……而且预制菜贵,我怕压货。”
杨晓英没说话,转身走到前厅。靠窗的位置坐着一对法国情侣,正对着锅里的清汤面皱眉,女孩用叉子戳着青菜,跟男孩嘟囔:“这就是中国火锅?跟我在巴黎吃的不一样。”
她心里“咯噔”一下——这就是问题所在。欧洲市场的火爆不是偶然,德国、法国的门店靠的就是“多样”和“方便”,预制菜能让客人十分钟吃到正宗川菜,多口味底料能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可到了塞浦路斯,这些优势全没了。
“张姐,你觉得‘不温不火’,是因为你没把欧洲客人想要的东西带来。”杨晓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从包里掏出平板,点开德国门店的销售数据。
“你看,慕尼黑那家店,每月卖得最好的是藤椒底料和预制夫妻肺片,比麻辣锅还多30%。塞浦路斯有这么多欧洲游客,你怎么知道他们不喜欢?”
张梅盯着平板上的数字,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围裙:“可……我这店快撑不下去了,上个月房租都差点交不上。要是进了货卖不出去,我真的……”
杨晓英打断她:“我给你担保。明天我就让德国供应中心发三十种底料过来,再从国内调五个厨师过来,教你怎么处理预制菜。你要是信我,就把店里的菜单全换了;要是不信,我现在就走。”
张梅沉默了半天,突然站起来,把围裙往桌上一摔:“换!我都快倒闭了,还怕什么?”
接下来的三天,杨晓英没睡过一个整觉。
白天在店里盯着装修,把原来的欧式吊灯换成红灯笼,墙上贴上川剧脸谱,连服务员的衣服都换成了青花布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