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风裹着金合欢的甜香,卷得史国栋的川渝火锅酒楼工牌边角乱飞。
他蹲在特拉维夫港口的集装箱旁,盯着刚卸下来的自加热火锅包装盒,指节把"鱼羊鲜"三个字捏得发白:"阿凡堤,你再给我念叨遍那犹太小哥说的话。"
旁边穿花衬衫的阿凡堤正用手扇着风,裤兜里的阿拉伯蜜枣硌得慌:"人说'我们犹太人做生意,就像沙漠里找水——看见好东西,能顺着味儿追到水源'。史总,您是没见着上次那犹太餐馆老板,拿着咱试吃的火锅底料,恨不得把锅都舔干净!"
史国栋"腾"地站起来,后腰的旧伤被风扯得发疼,却梗着脖子笑:"舔干净也没用!咱这火锅,汤是老母鸡吊了三天的,料是四川空运的辣椒,他就算把汤底喝光,也熬不出这川渝魂。"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希伯来语,两个戴黑帽的犹太老人正围着临时搭建的试吃台探头探脑,其中一个还举着手机对着自加热火锅的包装猛拍。
史国栋心里一紧,拽着阿凡堤往试吃台跑,刚到跟前就听见翻译小哥急得直跺脚:"他们问这火锅能不能拆开看里面的料,还说想找工厂合作生产!"
史国栋赶紧把包装往身后藏,脸上堆着笑:"大爷,咱这是成品,跟您家冰箱里的哈洛米奶酪似的,拆开就能吃,没工厂!"
那戴黑帽的老人眯着眼睛,手指在包装上敲得"哒哒"响:"年轻人,别骗我。我在纽约开了三十年餐馆,什么预制菜没见过?你这火锅里的鱼丸,弹性比我孙子的弹珠还足,肯定有秘方!"
史国栋心里打鼓,嘴上却不饶人:"大爷,这秘方啊,就像您家的逾越节家宴——传男不传女,咱这是传中国不传外国!"
周围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阿凡堤趁机把试吃用的小火锅往老人手里塞:"您先尝尝,这是三人份的藤椒味,辣得够劲,还不烧胃!"老人半信半疑地撕开加热包,没过两分钟,浓郁的鱼羊鲜香味就飘了出来,连旁边卖沙威玛的小贩都凑了过来,手里还举着刚烤好的烤肉串:"朋友,能不能换着吃?我的肉串换你的火锅!"
试吃活动闹到傍晚,史国栋数着手里的订单,脸却垮了下来:"总共才卖出去二十份?这跟咱在成都一天的销量比,连零头都不够!"
阿凡堤蹲在地上,把蜜枣核吐在纸巾里:"史总,您别急啊。以色列人吃饭讲究'先尝后买',今天尝过的人,说不定明天就带全家来买了!"
正说着,史国栋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妻子杨晓英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杨晓英举着一沓策划案,笑得眼睛都眯了:"老史,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把秦菜的预制菜配方改了,加了咱四川的泡椒,既能符合犹太教的洁食标准,又有川渝味儿!我还琢磨着,在以色列开几家方便预制菜快餐火锅中餐店,专卖咱的预制火锅和预制菜..."
史国栋没等她说完,就把手机往阿凡堤手里塞:"你跟晓英说,咱这儿正愁销路呢!她这策划案,简直是瞌睡送枕头!"阿凡堤对着屏幕比了个大拇指:"杨总,您这想法绝了!刚才还有犹太老板想拿咱的预制菜开实体店呢,咱自己开,肯定比他们强!"
挂了电话,史国栋拉着阿凡堤往餐馆跑,路过一家犹太面包店时,突然停住了脚步。
玻璃橱窗里,刚出炉的 Challah 面包散发着黄油香,几个年轻人正拿着手机拍面包的制作过程。
史国栋一拍大腿:"有了!咱也拍视频!把自加热火锅的吃法拍下来,再让晓英把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剪进去,发在以色列的社交平台上!"
阿凡堤举着手机,手都抖了:"史总,您这主意好是好,可咱不会希伯来语啊!发出去人家也看不懂!"史国栋从兜里掏出个翻译软件,点开语音功能:"咱用中文说,让软件翻译成希伯来语字幕!你看,我就说'这火锅,不用火不用电,拆开包装等十分钟,就能吃到正宗中国川渝味道',多简单!"
当晚,他们就拍了条视频。史国栋穿着印有"鱼羊鲜"的围裙,手里举着个一人份的番茄味火锅,对着镜头龇牙笑:"大家看,这火锅里有鱼丸、羊肉卷、金针菇,还有咱四川的宽粉,一口下去,又鲜又辣,比你们爱吃的 falafel 还过瘾!"
阿凡堤在旁边帮忙拆加热包,不小心把热水洒在了裤子上,跳着脚喊:"烫!烫!这火锅加热快,吃着也快,千万别像我一样着急!"
视频发出去的第二天,史国栋刚到试吃台,就被一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穿牛仔裤的犹太姑娘举着手机,兴奋地用英语喊:"我昨天看了你们的视频!我妈妈说,这火锅比她做的罗宋汤还方便,我要带十份回家!"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也凑过来:"我要八人份的麻辣味!我们公司下周有聚会,正好用这个当聚餐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