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苏婉那温柔中带着急切的声音立刻传来:“清梧!你终于给我打电话了!这几天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快把我气死了!你怎么样?还好吗?需不需要我做什么?”
连珠炮似的问候,透着毫不作伪的真诚与关切。在这冰冷的舆论风暴中,如同一股暖流,让沈清梧清冷的眉眼稍稍缓和了些许。
“苏小姐,我无事。”沈清梧语气放缓,“劳你挂心。此次来电,确有一事相求,或许有些棘手。”
“你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苏婉毫不犹豫。
沈清梧沉吟片刻,道:“近日风波,看似针对我,实则剑指《宣和风骨》与星耀。幕后推手,我已有些头绪,但缺乏关键证据。其中牵涉到几家水军公司,以及……可能存在的资金往来。寻常调查难以触及核心。”
她顿了顿,继续道:“苏小姐家中生意涉猎颇广,人脉通达,尤其在金融投资领域。不知……可否借助些渠道,帮忙查探一下,近期是否有异常资金,通过某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渠道,流向那几家特定的水军公司?尤其是与‘天娱传媒’周继坤,或其他几家与星耀有竞争关系的影视公司相关联的资金流。”
她没有直接要求苏家动用非法手段,而是巧妙地指向了“金融投资领域”和“人脉”,暗示通过商业和金融层面的合法渠道进行侧面调查。苏家家大业大,在商场深耕多年,自有其信息网络和调查途径,远比她个人或星耀的公关部更容易摸到这些隐藏在暗处的资金链条。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苏婉在消化和权衡。这确实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商业调查和潜在的风险。
但很快,苏婉坚定的声音传来:“好!我明白了。清梧,你放心,这事交给我。我虽然不管家里生意,但打听些消息的门路还是有的。我这就去找我大哥,他肯定有办法!”
她甚至没有多问沈清梧为何怀疑周继坤等人,全然信任的态度让沈清梧心中微动。
“此事需隐秘,不必强求,自身安全为重。”沈清梧叮嘱道。
“我知道轻重。”苏婉郑重应下,随即又语气轻快了些,“你等着我的消息!对了,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别理那些烂人!等这事儿过了,我请你吃大餐,给你压惊!”
“多谢。”沈清梧真诚地道了谢。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她记下了。
挂了电话,沈清梧走到书案前。案上铺着宣纸,她并未练字,而是拿起一支细毫笔,在一张白纸上缓缓写下了几个关键词:周继坤、天娱传媒、对家公司的名字、水军公司名称、以及……高世昌。
她目光冷凝,在这些名字之间划出连线,试图勾勒出幕后可能的利益链条和操作路径。周继坤是出于私怨,那几家竞争对手则是为了打击星耀的项目。高世昌……或许是收了重利,或许是有把柄在人手中。
仅仅击退网络水军是不够的,那只是治标。必须揪出背后的主使,给予实质性的打击,才能以儆效尤,杜绝后患。
苏婉的调查是一个方向。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并未闲着。
她登录了那个几乎废弃的原主微博账号,忽略掉海量的辱骂私信,开始仔细搜寻起来。原主虽然糊涂,但在这个圈子底层摸爬滚打多年,或许无意中关注或留下过一些关于周继坤或其他相关人士的蛛丝马迹。尤其是那些看似炫耀、抱怨或八卦的微博,有时会无意间透露重要信息。
同时,她让晓芸以粉丝或实习生的身份,尝试混入一些水军的兼职群或八卦群,不动声色地收集信息,重点关注近期是否有大规模针对她的任务发布。
这是一张悄然撒开的网,从金融层面到网络底层,多管齐下。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梧依旧专注于剧组工作,仿佛外界风雨与她无关。她指导演员排练一场重要的宫廷舞蹈,对舞姬的指尖角度、裙摆飞扬的弧度、甚至眼神流转的方向都要求得一丝不苟,其专注和严苛,让所有人都暂时忘却了之前的纷扰。
顾延之来看过几次,见她如此沉静,心中既佩服又有些不是滋味。他发现自己能帮上的忙似乎很有限,除了提供法律和公关支持外,完全无法介入她的思考和布局。这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让他颇为郁闷,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更加努力地表现,将剧组各方面的保障做到极致,希望能以这种方式获得她的些许认可。
期间,AN.ORANGE的安总发来了“宋韵茶点”的初步研发方案和设计图。沈清梧仔细审阅后,回复了长长的修改意见,从食材选择(宋代是否有此种糖或香料)、造型灵感(参考宋代器物或花纹而非凭空想象)、到品名字眼的考究(需有文献或诗词出处),提出了极其专业的要求。
安总非但不觉得麻烦,反而如获至宝,立刻表示会让团队按照沈清梧的意见全力修改,俨然已将沈清梧视为了项目的灵魂人物。
三天后,苏婉的电话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