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暗的工棚内,失败的阴云沉沉压着。那台泄了气的原型机如同沉默的巨兽,瘫痪在角落,冷却的铁壳上凝结着冰冷的水珠。
这台曾经承载着无数希望和梦想的机器,如今却成了团队努力的讽刺。它的外壳上布满了划痕和油渍,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的磨难和失败。
工人们在它周围忙碌着,但他们的动作显得无力和沮丧,仿佛连他们自己也不再相信能够修复这个庞然大物。
黄月英独自立于巨大的窗前,窗外夜色如墨,星辰稀疏。她的眼神空洞而遥远,似乎穿透了这层黑暗,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白日里那刺耳的泄漏声,那弥漫的、令人绝望的白雾,依旧在她脑海中盘旋不去。那些声音和景象,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时刻提醒着她,距离成功还有多么遥远的距离。
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窗棂,指尖传来深秋的寒意。这寒意透过她的皮肤,直达心底,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紧了紧身上的工作服,试图抵御这股寒气,但内心的寒冷似乎更加难以驱散。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但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吸入失败的苦涩。
黄月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她肩负着团队的期望和未来。她知道,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挫败,更是整个团队的失落,甚至可能影响到格物院的存亡。
她曾经无数次在梦中看到原型机成功运转的场景,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触手可及。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将她从梦中拉回冰冷的现实。
她睁开眼睛,再次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星星虽然稀少,却依旧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她告诉自己,就像那些星星一样,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保持希望,因为黎明终将到来。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那台沉默的原型机,决心再次面对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知道,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才有可能迎来成功的曙光。
“密封……”她低声呢喃,目光投向无垠的夜空,仿佛要从那亘古的星光中攫取一丝天启。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挑战的畏惧,她知道,只有通过密封,才能将蒸汽的力量完全释放,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一大步。
然而,这看似不起眼的环节,竟成了横亘在蒸汽伟力之前的巍峨高山。她不禁自问,何处寻得坚韧又服帖之物,能承受那奔涌的灼热与磅礴的压力?
橡胶?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她听天启帝王韧讲过,橡胶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它柔软而有弹性,能够承受高压而不破裂。
然而,此物远在万里之外的瘴疠之地,远水难救近火。她需要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忽然,案头一盏油灯的火苗在她眼底跳跃了一下,映亮了灯盏旁一小盒用于润滑车轴的乌黑膏体——石墨粉。
她的心中蓦地一动。石墨…质地滑腻,层层叠叠,它在摩擦中展现出惊人的耐久性。
她又想起父亲修补皮甲时,那经过特殊鞣制、变得异常坚韧厚实的熟牛皮。牛皮在经过处理后,不仅变得柔软,而且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拉扯和摩擦。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她思维的迷雾!如果将石墨粉与熟牛皮结合,是否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密封材料呢?
她想象着这种材料在蒸汽机中的应用,它既能承受高温,又能抵抗高压,而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她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蒸汽机在她的创新下,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转。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她那因彻夜未眠而显得微红的双眼上时,她的眼中却闪烁着异常明亮的光芒。
她迅速地穿好衣服,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发丝,然后深吸一口气,带着满腔的激动和期待,召集了她的父亲和马钧——两位副院长。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急促,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心和力量:“父亲,德衡,我有一想。以石墨细粉为脂,浸润特制熟革,层层叠压,或可成一方柔韧屏障!”
她迅速铺开纸笔,手指在纸上飞快地舞动,勾勒出她的构思。她描绘了一个以坚韧皮革为基底的设计,反复浸透、压入石墨粉末,使其内外皆充盈这滑腻乌金,最终制成特定形状的密封垫圈。
她解释道,这种材料的柔韧性和石墨的润滑性相结合,或许能够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
马钧死死地盯着草图,他的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那多层结构的示意处反复摩挲,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
尽管他的言语因为激动而变得结巴,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这个想法的赞赏:“柔…柔能克刚!妙…妙绝!试…试试!”
黄承彦沉吟片刻,用力一拍大腿,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死马当活马医!库里有上好的牛皮和积年的石墨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