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派遣“影卫”潜入荆山、欲抢先夺取玉玺的消息,如同一根冰冷的毒刺,扎入了林凡原本就紧绷的神经。局势瞬间从单纯的军事对抗,升级为明暗交织、凶险万分的全面博弈。黄祖的三万大军是明处的猛虎,而蔡瑁的“影卫”则是暗处的毒蛇,两者互为表里,目标直指南阳的核心。
郡守府密室内,油灯的光芒将林凡和高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摇曳不定。
“蔡瑁这厮,果然贼心不死!”高顺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军师,是否立刻加派人手,封锁荆山要道,搜捕这群鼠辈?”
林凡站在荆山地区的详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蜿蜒的山脉和密林标记,缓缓摇头:“不可。荆山广袤,地形复杂,我们人手有限,盲目搜捕如同大海捞针,不仅难以见效,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将玉玺可能存在的消息彻底坐实,引来更多饿狼。”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蔡瑁既然想暗中行事,我们便成全他。不仅要让他找,还要‘帮’他找!”
“军师的意思是……?”高顺疑惑。
“将计就计,布下陷阱!”林凡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荆山深处一个名为“断魂谷”的位置,“此地地势险要,易进难出。我们便在此处,为他蔡都督演一出‘玉玺现世’的好戏!”
一个大胆而精细的计划在林凡的阐述中迅速成型。他下令“暗羽”立刻行动:
第一,在荆山范围内,特别是通往“断魂谷”的路径上,巧妙散播关于“猎户得宝”、“山中异光”、“前朝古墓”等经过精心设计的流言,引导蔡瑁的“影卫”向预定区域集中。
第二,挑选一名机敏可靠的“暗羽”骨干,伪装成偶然发现玉玺(仿制品)的猎户或山民,在“断魂谷”附近区域“意外”暴露行踪,并“惊慌”逃窜,留下指向断魂谷的线索。
第三,由周卓亲自率领最精锐的“暗羽”行动组,并调拨一队擅长山地作战的悍卒,提前秘密潜入断魂谷两侧山岭,设下重重埋伏,张网以待!
“此计之要,在于‘真’与‘诱’。”林凡沉声道,“流言要半真半假,线索要若隐若现,让蔡瑁的人既心生怀疑,又无法完全放弃,最终心甘情愿地踏入这断魂绝地!我们要让蔡瑁偷鸡不成,反蚀掉他这把暗藏的利刃!”
“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周卓!”高顺领命,眼中燃起战意。
“记住,”林凡叮嘱,“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全歼或重创这支‘影卫’,擒杀其头目,缴获其身份凭证,让蔡瑁肉痛,让他不敢再轻易派遣此类力量。至于玉玺仿制品,不过是诱饵,必要时可弃之。”
“诺!”
就在“暗羽”紧锣密鼓地布置荆山陷阱的同时,南线的军事压力并未减轻。黄祖在育阳城下受挫后,恼羞成怒,重新整顿兵马,仗着兵力优势,不再强攻残破的育阳,而是留下部分兵力监视,亲率主力绕过育阳,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陆路北上,兵锋直指宛城,另一路水师则沿汉水逼近,试图对宛城形成水陆夹击之势。
高顺按照林凡的指令,已悄然将育阳主力撤回宛城,只留下少量疑兵。宛城顿时成为了抗敌的最前线。城外,黄祖大军营寨连绵,旌旗如林,攻城器械日夜不停地打造,战争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守军心头。
林凡与高顺、石韬等人日夜巡城,督促防务,加固城防,囤积守城物资。宛城内外,军民同心,气氛紧张而有序。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决定南阳命运的生死之战。
然而,林凡的心思,却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关注着西北方向那片沉默的山峦。荆山的陷阱已然布下,就等着猎物上钩。他通过加密的信鸽与周卓保持联系,密切关注着那边的动向。
数日后,周卓传来第一条消息:鱼儿已嗅到饵味!发现有不明身份的矫健身影在荆山活动,其行事风格、装备精良程度远超寻常山匪或探子,正沿着“暗羽”刻意留下的线索,向断魂谷方向摸索前进!
林凡回复:按计划行事,耐心等待,务求一击必杀!
又过了两日,就在黄祖大军完成对宛城的初步合围,开始发动试探性攻击,城头矢石如雨,杀声震天之际,荆山方向的第二封密报终于送到林凡手中。信是周卓亲笔,字迹略显潦草,显然是在紧急情况下写成:
“影卫已入彀!其头目疑似韩龙,乃蔡瑁心腹死士,极其悍勇狡诈。彼等已在断魂谷中发现‘玉玺’(仿品),正欲携宝突围!我部已按计划封堵谷口,断其归路,然敌军困兽犹斗,战力惊人,激战正酣!恳请军师放心,周卓必不使一人漏网!”
成了!林凡心中一定。蔡瑁的“影卫”果然上钩,而且来的还是韩龙这等核心人物!只要能将这支精锐歼灭在荆山,就等于斩断了蔡瑁伸向南阳腹地的一只毒手,更能极大震慑襄阳方面的主战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