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寻玺荆山,暗布奇兵”的密令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扩散,一场预料之中却又来得迅猛的风暴,已率先席卷而至。来自南部边境的告急烽火,一道紧似一道,最终汇成清晰而冰冷的战报:荆州牧刘表,以“南阳刘擎、林凡跋扈不臣,阴结外敌,图谋不轨”为由,正式下令讨伐!拜中郎将黄祖为平南都督,尽起襄阳及江夏水陆兵马三万,号称五万,浩浩荡荡,兵分两路,一路以水军沿汉水北上,威胁宛城侧翼,另一路主力步骑,由黄祖亲自统领,出邓县,直扑南阳南部门户——育阳城!
旌旗蔽日,鼓声震天,黄祖大军的先头部队,已如乌云压顶般出现在育阳城外视野的尽头。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整个南阳盆地,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宛城,顷刻间进入了最紧张的临战状态。
郡守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铁铸。刘擎坐在主位,面色微微发白,虽竭力保持镇定,但紧握扶手泛白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下方,林凡、高顺、石韬、以及新近归降暂列末座的胡车儿等文武重臣齐聚一堂,人人面色肃然。
“黄祖老贼,终是来了!”高顺猛地一拍案几,虎目圆睁,声若洪钟,“主公,军师,末将愿领兵前往育阳,据城坚守,必叫那黄祖寸步难进!”
石韬较为持重,忧心道:“高将军勇武,然黄祖此番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我,且挟荆州水师之利,不可力敌。是否……可再遣使往襄阳,陈明利害,或可暂缓兵锋?即便要战,也应依托宛城坚壁,诱敌深入,方为上策。”
“广元兄,此时遣使,无异于与虎谋皮!”林凡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刘表既已撕破脸皮,决心已下,绝非口舌所能挽回。育阳虽非雄城,但其乃南阳南大门,若轻易放弃,则敌军兵锋可直抵宛城之下,届时我军民恐慌,士气大跌,局面更为被动。必须战,而且要在育阳城下,狠狠挫其锐气!”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前,手指重点育阳位置:“然则,确如广元兄所言,不可硬拼。我军兵力不足,需以智取胜。黄祖性情骄横,新得主帅之位,必求速胜以立威。我可利用此点,示弱于敌,诱其轻进,而后设伏击之!”
林凡的战略清晰而果断:育阳必须守,但要巧守,要守中有攻,要在防御中消耗敌军,寻找反击战机。
具体部署迅速下达:
“高顺将军听令!命你率‘擎字营’主力六千,并新编练弩手一千,即刻驰援育阳!你之任务,非是死守待援,而是‘弹性防御’!依托育阳城墙,节节抵抗,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待敌军攻势疲软或出现破绽时,可伺机组织精锐出城逆袭!记住,守城之要,在于挫敌锐气,耗其实力,而非与城共存亡!”
“胡车儿将军!”林凡目光转向那位西凉降将。
“末将在!”胡车儿瓮声应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他虽野性未泯,但对林凡的军令已不敢违抗。
“命你率本部西凉骁骑八百,并配属徐凡轻骑二百,合计千骑,秘密运动至育阳城东三十里外的‘落雁泽’潜伏。待黄祖大军围攻育阳正急,防备松懈之时,听我号令,或突袭其粮道,或侧击其营寨,一击即走,绝不恋战!我要让黄祖寝食难安!”
“末将遵命!”胡车儿眼中闪过嗜战的光芒,大声领命。
“石韬先生,”林凡看向石韬,“宛城防务及后勤调度,便全权拜托先生!务必保障前方粮草军械供应,稳定城内民心!”
“韬必竭尽全力!”石韬郑重承诺。
“其余诸将,各守本职,整军备武,随时听候调遣!”林凡最后环视众人,“此战,关乎我南阳存亡!望诸君同心戮力,共破强敌!”
“愿随主公、军师,死战到底!”众将轰然应诺,杀气盈厅。
军令如山,宛城这座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高顺率领七千精锐,带着决死的气势,开出宛城,奔向烽火连天的育阳。胡车儿的骑兵则如同鬼魅般,借着夜色和复杂地形,悄无声息地向东迂回。宛城内,工匠日夜赶制箭矢擂木,民夫组织起来运送物资,气氛紧张而有序。
林凡坐镇中枢,一面通过快马与“暗羽”密探时刻掌握前线动向,一面密切关注着北方曹袁战局与江东孙尚香那边的玉玺线索。他深知,南阳之战,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天下大棋局的一部分。
高顺大军抵达育阳时,黄祖的先头部队已开始对城池进行试探性攻击。育阳城头,“刘”字大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守军依托经过加固的城防,用弓弩和滚木礌石顽强抵抗,击退了敌军数次冲锋。
黄祖亲临前线,见育阳守备森严,守军抵抗意志坚决,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他原本以为凭借绝对兵力优势,可以一鼓而下,没想到对方竟如此难啃。
“都督,敌军抵抗顽强,强攻伤亡太大,不若围而不打,断其粮道,待其自溃?”一员副将建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