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襄阳,草木葱茏,汉水汤汤。然而,这份表面的宁静之下,却潜流暗涌。周卓移驻宜城,邓义巡弋汉水,庞统出使江夏……荆北的一系列应对举措,显然并未能完全遏制住周瑜那颗因江陵大胜而愈发炽热的雄心。
就在庞统离开襄阳的第五日,一队打着江东旗号的楼船,逆着汉水,浩浩荡荡地驶抵了襄阳城外的码头。船队规模不大,但舰船高大,旗帜鲜明,尤其是居中那艘悬挂着“周”字帅旗的斗舰,更是引人注目。船队并未靠岸,而是在江心下锚,随即放下一叶轻舟,载着数名使者,径直朝着襄阳城而来。
来的并非寻常信使,而是周瑜麾下心腹大将,以勇猛闻名的**甘宁**,以及一位名为**顾雍**的文官。甘宁依旧是一身锦帆贼时期的张扬打扮,铃铛作响,顾雍则衣着朴素,气度沉静,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郡守府正厅,林凡与刘擎端坐主位,接见了这两位不速之客。徐文、周卓(已从宜城赶回)、邓义等文武重臣分列两侧,气氛庄重而略带审视。
甘宁大步上前,抱拳行礼,声若洪钟:“江东讨虏将军麾下,折冲校尉甘宁,奉周都督之命,特来拜会刘镇南,林军师!”顾雍紧随其后,躬身施礼,言辞得体。
“甘将军,顾先生远来辛苦,看座。”林凡面色平静,抬手示意。
双方寒暄几句,甘宁便直奔主题,他性情直率,不喜欢拐弯抹角:“刘镇南,林军师!我家都督近日于江陵整顿军务,偶得闲暇,见这荆襄之地,春光正好,禽兽肥美,忽生狩猎之兴。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故特遣末将与顾先生前来,邀请镇南将军与军师,于十日之后,前往江陵城外**纪南**之地,一同会猎,既可切磋骑射,亦可借此良机,共商两家睦邻、协同防曹之大计!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说着,他呈上了一封周瑜亲笔所书的鎏金请柬,语气虽然还算客气,但那眉宇间的傲然与不容拒绝之意,却显而易见。
**“会猎”?**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脸色皆是一变。所谓“会猎”,古已有之,往往是强国对弱国、或势均力敌的双方进行外交试探、炫耀武力的方式。当年曹操下江东,便曾作书与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威胁之意,不言自明。如今周瑜占据江陵,挟新胜之威,邀请荆北首脑前往其势力范围内的纪南“会猎”,其用心,昭然若揭!
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联谊活动,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和武力威慑!周瑜是要借此机会,亲眼看看林凡和刘擎是何等人物,掂量掂量荆北的胆色与底气,更是要向整个荆州展示他江东的兵威,迫使荆北在接下来的“协商”中让步!
刘擎的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地看向林凡。徐文眉头紧锁,周卓、邓义等将领则面露怒色,手按剑柄,厅内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凡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去,则深入虎穴,吉凶难料;不去,则示弱于人,必将助长周瑜气焰,后续麻烦无穷。
林凡接过那封制作精美的请柬,并未立即打开,只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鎏金的边缘,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甘宁那挑衅般的眼神和顾雍那看似平静实则审视的目光,忽然微微一笑。
“周都督真是好雅兴。”林凡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江陵新定,百废待兴,都督竟有闲暇邀我等会猎,可见江东兵精粮足,人才济济,凡佩服。”
他顿了顿,在甘宁露出得意之色前,话锋陡然一转:“不过,纪南之地,虽景色宜人,然距我襄阳终究远了些。既然周都督有此雅兴,欲与吾等共商防务大计,何不折中而行?凡知襄阳以东百里,**绿林山**麓,有一处草场,水草丰美,禽兽繁多,视野开阔,正是会猎的绝佳所在。且此地恰处我两家势力之交,于双方而言,皆便。不如,便会猎于此,如何?”
他竟当场提出了更改地点!将“会猎”之地,从周瑜控制的纪南,改为了双方势力交界、甚至更靠近荆北的绿林山!
甘宁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眉头一拧就要反驳。一旁的顾雍却轻轻拉了他一下,上前一步,拱手道:“林军师所言绿林山,确也是处好所在。只是……周都督请柬已发,地点既定,骤然更改,恐于礼不合,亦显我江东诚意不足。且纪南场地早已安排妥当,一应物资皆已齐备……”
林凡不等他说完,便淡然打断:“顾先生此言差矣。会猎之意,在于联谊,在于共商,地点何在,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双方之心意是否真诚。在绿林山,既可免去周都督与吾等长途奔波,亦可彰显公平,使天下人知我孙刘林三方联盟,乃平等相交,而非谁依附于谁。此非更能体现同盟之诚意乎?”
他语气依旧平和,但言辞却犀利如刀,直接点破了周瑜试图以势压人的意图,并将问题拔高到了“同盟平等”的原则高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