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绝笔信上的字迹,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林凡心头剧震。江东?密约?勿使刘林合流?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江心,激起千层浪。
他反复审视着那被江水浸染得有些模糊的字迹,确认是马谡亲笔无疑。信中的绝望与警示,绝非作伪。这意味着,袭击马谡的幕后黑手,除了蔡瑁和神秘的“鬼影”组织,竟然还可能牵扯到江东孙权!
这简直匪夷所思!孙刘联盟正值蜜月期,共抗曹操才是当务之急,孙权为何要暗中对刘备的使者下手?这“密约”又是与何人所立?目的难道真是为了阻止他林凡与刘备势力的进一步联合?
无数的疑问在林凡脑中盘旋,让他感到一阵寒意。如果连江东都不可信,那这荆襄之地,还有谁是可以依靠的盟友?
“广元,此事还有谁知道?”林凡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问石韬。
石韬神色凝重地摇头:“除了那送信的老渔夫和报信人,只有我与军师知晓。我已嘱咐报信人严守秘密,并给了他一些银钱,让他回去告诉老渔夫,务必照顾好那位伤者,但绝不可对外声张,日后必有重谢。”
“做得对。”林凡点头,马谡还活着的消息,此刻绝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必然引来敌人更疯狂的灭口行动。“立刻加派人手,由韩浪亲自带队,秘密前往那个渔村,将马谡和那位老渔夫一家,全部转移到我们绝对控制下的安全地点,严加保护!记住,要绝对隐秘,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是!我这就去安排!”石韬深知事关重大,立刻转身离去。
帐内再次只剩下林凡一人。他踱步到地图前,目光在夏口、乌林、襄阳、江东之间来回移动。马谡的信,像是一块关键的拼图,虽然带来了更深的迷雾,却也隐约勾勒出一个更庞大、更危险的阴谋轮廓。
蔡瑁、“鬼影”、江东……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是相互利用,还是各有图谋?而他自己,以及他所在的这支力量,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又该如何自处,如何破局?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梳理现有的线索。
首先,蔡瑁的嫌疑依旧最大。死士的“蔡”字线索,鹿门山据点的位置,都指向他。他既有动机(阻止林凡探查地宫、破坏联盟),也有能力调动精锐力量。
其次,“鬼影”组织深不可测。他们与古老遗物、“魏”“兖”之谜相关,活动隐秘,能量巨大。他们可能利用蔡瑁,也可能独立行动,其终极目的至今不明。
而现在,又加上了江东这个变数。孙权为何要插手?是为了在孙刘联盟中占据更主导的地位,不希望看到刘备一方因为与他林凡的联合而实力增强?还是与那“密约”有关,这“密约”的对象,难道是……曹操?!
想到这里,林凡自己都吓了一跳。但并非没有可能!历史上,孙权在赤壁之战前确有摇摆,甚至一度考虑投降曹操。若在这个时空,孙权暗中与曹操有所勾连,约定共同瓜分荆州,那么袭击刘备的使者、破坏刘林联合,就完全说得通了!
这是一个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可怕推测!
林凡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所谓的孙刘联盟,从根子上就充满了背叛与算计!刘备和诸葛亮,知道吗?
他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以最稳妥的方式,传递给诸葛亮。但马谡的信是孤证,仅凭此还不足以取信于人,反而可能被江东反咬一口,说他挑拨离间。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
就在这时,亲卫通报,派往鹿门山继续监视的暗哨有紧急消息传回。
“军师,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在石灰窑据点被捣毁后,并未撤离,而是在外围更隐蔽处设下暗哨。”一名浑身沾满草屑泥土的斥候低声汇报,“就在今日拂晓,我们发现有一小队约五六人,黑衣蒙面,身手矫健,悄悄摸回了那片区域。他们似乎在废墟中翻找什么,停留了约半个时辰,然后迅速离去,方向……是朝着汉水而去,看样子是想走水路。”
“可曾跟踪?”林凡急问。
“跟了。但他们非常警惕,在林中绕了许久,我们的人怕打草惊蛇,不敢跟得太近,最后……跟丢了。不过,在他们停留过的地方,我们找到了这个。”斥侯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小撮泥土,泥土中混杂着几片极其细微的、亮晶晶的紫色晶体碎片,在灯光下反射着诡异的光芒。
“这是……?”林凡捻起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类似檀香又带着腥气的怪异味道。他从未见过这种东西。
“属下也不知是何物,但觉得蹊跷,便带回来了。”斥候道。
林凡小心地将这些紫色晶体碎片收好。这或许是“鬼影”组织急于找回的东西,也可能是新的线索。
接连而来的信息,让林凡感觉脑袋有些发胀。他需要时间消化和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