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场过后,辽宁队落后12分,张涛在场边怒不可遏。
“你们几个,打得像屎一样!”他指着几名新人,“陈子豪!你那个传球是给队友还是给对手?许杰!防守别伸手,脚步!脚步懂不懂!”
“对不起教练,我……”陈子豪还想解释。
“闭嘴!”张涛根本不听,“廖焕明!你那叫协防?我看你是在梦游!”
就在这时,一个醇厚的声音打断了他:“诶呀,都是孩子嘛,别太认真。”
众人回头,只见老将陈大鹏正随和地换着队服,准备热身。
“一会我上去带带节奏,他们太着急了。”他笑了笑,“对面那个状元天赋真不错,上海今年算是捡着便宜了。”
张涛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诶,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嘛,哪个球队季前赛上核心的?这不是明摆着让对面看笑话嘛。”
第三节开始,张涛果然换下了康健,换上了陈大鹏。
这一举动立刻在观众席引发了轩然大波。
“辽宁队没人了吧?”
“陈大鹏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打季前赛?”
“老头子不要脸,跟新人争上场时间!”
“嘘——别这么说,还得是大鹏,节奏大师一上,比赛就好看了!”
议论声中,比赛重新开始。
第三节的风向,仿佛被谁瞬间拧了个弯。
陈大鹏一上场,就用一记精准的传球稳住了局势,辽宁队的进攻明显顺畅了许多。
“看吧,我说什么来着?”刚才那位观众得意地说。
没想到,上海队刚回到场上,就被陈大鹏的几次精准传导打得措手不及,失误连连。比分牌上,辽宁队开局便打出一波8:0的小**。
赵远在场边面色一沉,毫不犹豫地敲了暂停。
“我们改打三角。”他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在战术板上点出三个位置,“王铭泽在弧顶,李君豪切入篮下,张世鹏在弱侧埋伏。”
他用笔画出清晰的路线:“这是一个移动的三角。球、人、篮筐,始终保持这个角度。”
他进一步解释:“启动由弧顶持球,强侧低位先做背掩护。阅读防守,如果中路被堵,立刻转移到弱侧。终结点有两个:弱侧接球直接出手,或者回传给切入的队友上篮。”
“记住,人动球动,别站死!”赵远最后拍板。
暂停结束,李君豪再一次上场,换下了顾金涛,对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到。
“兄弟,看你的了。”
“没问题,让我看看这个国手的实力是不是浪得虚名。”
李君豪小跑着回到了场上,用眼神和队友交流,面对陈大鹏的老练,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势必要在这个赛场上学到他人生的第一堂课。
“陈哥,他们好像改战术了。”陈子豪有些担忧。
“不就是三角战术嘛,老套路了,一会听我指挥。”陈大鹏依旧轻松。
比赛重新开始,辽宁队在陈大鹏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防守来破解上海队的三角战术。
他敏锐地发现,李君豪虽然突破犀利,但外线投篮是个明显短板。于是他亲自对位李君豪,用老道的防守让李君豪打得异常吃力。
两人对位时,陈大鹏还不忘友好地指导几句:“小伙子,重心再低一点,别总想着一步过。”
李君豪却不屑地回了一句:“哼!你的防守,对我无效。”
话音刚落,李君豪便发起了一次暴力进攻。他强行突破,却用了一个不规范的动作,直接将陈大鹏撞倒在地。
裁判哨声响起,判了李君豪进攻犯规,比赛被迫暂停。
更糟糕的是,这次冲撞让陈大鹏的旧伤复发,他不得不下场休息。临走前,他还不忘叮嘱队友:“就像之前那样打。”
陈大鹏因伤离场,张涛果断再次换上了康健。
“就按大鹏的节奏来,”张涛叮嘱道,“防守端卡住位置,多给陈子豪球权,让他来终结,明白吗?”
“明白!”康健坚定地回答,“我会把节奏稳住,球尽量往子豪那边打。”
“很好,上场吧!”
比赛继续,康健按照布置,稳稳地掌控着局势,并不断地将球喂给核心终结点陈子豪。
暂停回来后,上海队的三角战术在场上重新铺开,却像一张被风撕破的网。
李君豪站在强侧低位,背身接球。他的第一下运球磕在脚背上,险些失误,好不容易稳住,转身翻身跳投——哐当,打铁。
第二回合,他在罚球线接球,犹豫了一秒,选择突破。第一步确实快,但行进间的运球变向僵硬,被康健卡住路线,上篮被干扰,又没进。
很明显,这套需要耐心传导和精准终结的战术,正把李君豪的弱点暴露无遗:投篮不稳定,运球技术一般。他唯一的优势就是那副钢筋铁骨和惊人的爆发力。
辽宁队很快找到了应对之策。
“放他投,别起跳!”康健贴上来,压低重心,手臂伸直,不给突破角度,“你要投,我就看你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