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21章 元佑更化

风雅宋朝 第21章 元佑更化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神宗皇帝的丧钟还在汴京城上空回荡,一场政治风暴已经悄然来临。高太后垂帘听政的第一天,就干了一件让满朝文武目瞪口呆的事——她把司马光从永兴军召回来了!

消息传开,旧党大臣们欢天喜地,就差没放鞭炮庆祝了。变法派则是个个面如死灰,都知道好日子到头了。

一、老太太发飙

要说这位高太后,那可是新法的头号反对派。当年神宗在世时,她就没少跟儿子吵架。现在儿子不在了,她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垂帘听政的第一天,老太太往珠帘后面一坐,开门见山:"先帝在时,被小人蒙蔽,搞什么新法,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从今天起,一切都要改回来!"

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说话。

"怎么?都不说话?"太后声音提高八度,"司马光到哪了?"

"回太后,已经过了郑州,明日就能到京。"

"好!"太后一拍扶手,"等他回来,就让那些跳梁小丑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祖宗法度!"

这话分明是说给变法派听的。站在队列里的蔡确、章惇等人,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二、万人空巷

司马光回京那天,汴京城可热闹了。老百姓听说司马相公回来了,全都涌上街头,把御街堵得水泄不通。

"让让!让让!司马相公的车驾过来了!"

只见司马光坐在一辆简朴的马车上,不断向路旁的百姓拱手致意。这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已经在永兴军待了整整十五年。

"司马公!终于把您盼回来了!"

"请司马公为民做主啊!"

欢呼声此起彼伏,比过节还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明星来了。

王安石在府中也听说了街上的盛况。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喧闹的街道,轻轻叹了口气。

"父亲..."王雱担忧地看着他。

"无妨。"王安石摆摆手,"这是他的时辰。"

三、五日尽废

司马光回京后,干的第一件事就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给太后的第一份奏章,居然要求"五日之内,尽废新法"!

连太后都觉得太快了:"司马先生,这是不是太急了点?"

"太后!"司马光激动得胡子都在抖,"新法害民,如同救火,岂能拖延?"

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保甲法...这些都是祸国殃民之法,多留一日,百姓就多受一日之苦!"

变法派的大臣们坐不住了。章惇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司马公!新法推行十六年,岂能说废就废?总要有个过渡..."

"过渡?"司马光冷笑,"请问章大人,害民之法,还要怎么过渡?难道要让百姓再忍受几年?"

两人在朝堂上吵得面红耳赤。最后太后拍板:"就依司马先生!"

四、苏轼的忧虑

有趣的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尽废新法的,居然是旧党中的苏轼。

这位大才子被贬在外多年,好不容易等到旧党翻身,本该高兴才对。可他看到司马光这么蛮干,实在忍不住了。

"君实兄,"苏轼私下劝司马光,"免役法实行多年,骤然恢复差役,恐怕会出乱子啊!"

司马光很不高兴:"子瞻,你怎么也替新法说话?"

"我不是替新法说话,"苏轼解释,"只是觉得应该循序渐进..."

"不行!"司马光斩钉截铁,"这些害民之法,一天都不能留!"

苏轼摇头叹息:"司马公啊司马公,你这是'执拗相公'第二啊!"

这话传到王安石耳朵里,他苦笑道:"想不到苏子瞻还有替新法说话的一天。"

五、一地鸡毛

新法废除得倒是痛快,可留下的烂摊子却不好收拾。

最先出问题的是免役法。废止诏书一下,地方官傻眼了——这免役钱不收了,可官府用人还得花钱雇啊!钱从哪来?

"大人,这可怎么办?"开封府的一个小吏问知府。

知府也头疼:"我哪知道?朝廷只说废,又没说以后怎么办。"

更乱的是青苗法。以前靠青苗钱过活的贫苦农民,现在借不到钱了,只好又去找地主借高利贷。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废呢!"一个老农抱怨道。

保甲法废止后,边境的防御立刻出现了问题。以前靠保甲维持的地方治安,现在没人管了。

"简直是胡闹!"老将种谔在边境大骂,"打仗的时候就知道保甲的好了!"

六、新旧党争

新法虽然废了,但党争却更加激烈了。

旧党内部很快分成了三派:以司马光为首的"朔党",以苏轼为首的"蜀党",还有以程颐为首的"洛党"。三派互相攻击,比跟变法派斗得还凶。

有一次,苏轼在朝堂上开玩笑,程颐立刻板起脸:"苏学士!朝廷重地,岂能戏言?"

苏轼反唇相讥:"程夫子这是要把朝堂变成课堂啊?"

两人当场吵了起来,把司马光气得直跺脚。

更离谱的是,有人开始搞政治清算。凡是支持过新法的官员,不管是谁,一律贬官。

连已经退休的文彦博都被揪出来批斗,说他当年没有坚决反对新法。

"这都什么事啊!"文彦博在家唉声叹气。

七、辞官归隐

看着朝堂上这出闹剧,王安石彻底心灰意冷了。

这天,他给太皇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辞去一切官职,回江宁养老。

太后很痛快就准了。对她来说,这个"拗相公"早点离开京城,她才能睡得安稳。

离京那天,送行的人比上次还少。只有几个老友和学生来送别。

"介甫保重。"

"老师珍重。"

王安石一一还礼,脸上看不出喜怒。

马车驶出汴京城门时,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十六年前,他满怀理想来到这里,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十六年后,他带着一身伤痛离开,这个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改变。

"老爷,咱们还回来吗?"老仆王福问。

王安石摇摇头,没有回答。

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官道的尽头。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