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7章 迁都之议

风雅宋朝 第7章 迁都之议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开宝二年的槐花落得晚,五月初了,垂拱殿前的白玉阶上还铺着层细雪般的花瓣。赵匡胤踩着这层香屑下朝时,特意弯腰拾起一捧,对身后亦步亦趋的赵普说:“记得显德三年,洛阳行宫的槐花能埋没马蹄。”

赵普正要接话,忽见宦官引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穿过宫门。那人褐衣草履,腰间却系着三品官的金鱼袋,竟是离京巡河两年的水监丞陈承昭。

“陛下!”陈承昭不及行礼便跪在槐花堆里,双手呈上卷泛黄的舆图,“汴河淤塞已过三尺,若遇秋汛,漕运必断!”

展开的河图上,朱笔标注的险段如疮痍遍布汴梁四周。赵匡胤的指节重重压在郑州段:“去年才拨的三十万工款,都喂了鱼虾不成?”

“工款用来安抚决口灾民了。”陈承昭抬头,眼底全是血丝,“但根子在洛阳——若都城在洛阳,漕运不必千回百转经过这七处险滩...”

话未说完,赵光义捧着兵部急报匆匆而来。契丹骑兵又在边境劫掠,这次打的是“助周复国”旗号。

夜宴设在望京楼。十六盏走马灯映着《两京山川图》,盘中炙肉渐渐凝出油霜。

“迁都?”王审琦的银叉停在半空,“汴京十二万禁军刚安置妥当...”

“正是为禁军着想。”赵普斟满一圈桑落酒,“洛阳有八关之险,可减十万守军。省下的军费能再疏浚三次汴河。”

曹彬突然用匕首扎住盘中肉块:“东京屯兵六十万,是为应对幽云十六州。若迁西京,契丹铁骑旬日可抵黄河!”

争执声被楼外喧嚣打断。开封府尹慌慌张张来报:漕工聚集在汴河码头,传言朝廷要弃守汴梁。

赵匡胤推窗望去,但见运河两岸灯火如龙,竟是数万商户自发持烛守堤。夜风送来零星的呼喊,仔细听来是《护堤令》的古老调子。

“看见了吗?”天子轻声道,“这座城早已不是砖石筑成的了。”

次日大朝,迁都议如惊雷炸响。河北将领联名上疏,称弃汴梁等于将半壁江山拱手让人;江南文官却捧着《禹贡》力证洛阳乃天下之中。满殿朱紫吵作一团时,新科进士柳开突然出列:

“五代时洛阳宫阙尽毁,迁都耗资堪比十年岁入!况且——”他深吸口气,“况且汴京已成商贾渊薮,强迁必致百业萧条。”

赵光义闻言冷笑:“柳进士可知,昨日契丹游骑已到澶州?商贾的银子挡得住铁蹄吗?”

龙椅上的赵匡胤始终沉默。他正摩挲着镇圭上的铭文——那是周世宗亲刻的“以民为砥”。去年整治漕运时,他在陈州见过老农用这古法磨镰:镰刀要贴着砥石慢慢磨,急了会卷刃,慢了会钝口。

为实地勘验,圣驾秘密北巡。车驾过黄河时,赵匡胤独自登临广武山。夕阳下的汴京城如金箔贴在大地上,运河似银线串起万千坊市。

陈承昭指着山下:“陛下请看,汴京如舟,漕运似水。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天子接完下半句,忽然问起旧事,“显德四年先帝巡河,在此处说过什么?”

老水监喉头滚动:“世宗说...说汴京是艘漏船。”

暮色四合时,一骑快马送来紧急军情:契丹三万骑兵突破边境,正直扑空虚的汴梁。随行文武顿时面无人色。

赵匡胤却抚掌大笑:“好!正好试试这座漏船的成色!”

当夜行营灯火通明。随驾的五千精兵全部派出,却不是回援汴京,而是带着密旨分赴各州。三日后,边境传回捷报——契丹军在澶州遭遇十路乡兵合围,溃退时发现所有渡船都已销毁。

“这就是朕不迁都的理由。”庆功宴上,赵匡胤将战报掷入火盆,“东京无险可守,反倒让军民都知道,除了死战别无退路。”

火苗蹿起时,赵普看见天子眼底映着汴京的万家灯火。

槐花落尽的夏至,垂拱殿新添了座两京沙盘。赵匡胤将代表禁军的木偶从中原撤走大半,却在边境插满小旗。

“守国门胜于守宫门。”他指着燕云十六州的空缺,“省下的军费用来养马,十年后我要让契丹人也尝尝家园被窥视的滋味。”

停都诏颁布那日,赵匡胤登上午门。汴河上正在举行新的漕船首航礼,桅杆如林遮住了远山。他忽然对赵光义说起旧事:“当年随世宗北伐,见过幽州城墙上的蒿草,长得比守城军的枪矛还高。”

暮鼓声中,新任的东京留守跪受印信。那是特制的银印,印纽刻着漕船形状,印文是皇帝亲拟的十二字:

“固若金汤终有尽,民心所向即天险。”

【第七章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