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16章 太平兴国

风雅宋朝 第16章 太平兴国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太平兴国元年的元日大朝会,汴京宫城在积雪中显得格外肃穆。新帝赵光义端坐龙椅,接受百官朝贺。礼乐声中,参知政事卢多逊突然出列,高举笏板:

“陛下初登大宝,当改元立威。臣观天象,荧惑守心之厄已解,宜用‘太平兴国’四字。”

赵匡胤时代的旧臣们交换着眼神。这个年号背后藏着太多机锋——既要宣示天下太平,又要标榜振兴国运,更像是对烛影斧声之夜的某种辩白。

赵光义抚摸着龙椅上崭新的雕纹,忽然问起旁事:“先帝晚年常读何书?”

“《史记·孝文本纪》。”赵普躬身应答。

满殿寂静中,新帝缓缓起身:“那就让史官记下,太平兴国元年,朕要完成三件事:修前朝未竟之书,筑先帝未固之墙,收太祖未复之地。”

第一道风波来得猝不及防。三月春分,开封府查获一起伪造官钞案,主犯竟是赵匡胤的乳母之子。更蹊跷的是,查抄的印版上刻着“显德通宝”字样——那是前朝周世宗的年号。

赵廷美连夜入宫,在永安殿前跪得双膝发紫:“臣弟敢以性命担保,此案必是有人构陷!”

赵光义命人扶起胞弟,亲自为他拂去袍服上的落花:“朕自然信你。不过...”他话锋一转,“先帝在时,你可知道封桩库的铜鼎内刻着什么?”

翌日早朝,新帝当众焚烧了所有伪钞案卷宗,却将印版收入太庙。退朝时,他对赵普轻声道:“有人想提醒朕,这江山来得不正。”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太平御览》修纂局。总纂李昉呈上编纂条例时,特意在“帝王部”单列后周三代君主。赵光义朱笔一挥,将世宗柴荣的事迹移至“臣子部”,与历代名将并列。

“陛下!”扈蒙忍不住谏言,“如此恐遭物议...”

“物议?”新帝掷笔于案,“你们在奏章里称朕‘嗣皇帝’,可知朕最厌这个‘嗣’字?”

当夜,编修局收到密令:在《地理志》幽州条下增补注脚——“燕云故土,世宗未竟之志,太祖未酬之愿,今上当图之。”

五月端阳,金明池龙舟竞渡。赵光义亲登彩船,忽见北岸飘来数十盏孔明灯,灯上皆书“太平”二字。曹彬急令禁军拦截,却发现灯下系着契丹文字的绢书。

“是幽州韩家的手笔。”赵普捻着绢书沉吟,“他们在试探新朝气象。”

赵光义命人取来强弓,亲手射落最高那盏明灯。在万众欢呼声中,他忽然问楚昭辅:“若用封桩库钱财组建一支陌刀队,需要多少时日?”

老臣的答复被风声吹散。但翌日,兵部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预算——不是用来赎城,而是用来锻造三万柄斩马刀。

重阳节祭天大典上,新帝的举动震惊朝野。他未按礼制祭祀天地,而是先登太庙,将一柄玉斧供于赵匡胤灵前。

“皇兄。”赵光义抚着灵位轻声道,“你未竟的《刑统》,朕已颁行天下;你牵挂的漕运,朕已疏通七道;你不敢用的武臣,朕已授予节钺。”

礼成时,狂风骤起,将祭天青词卷上九霄。司天监奏报称,观测到紫微星格外明亮。

那夜,老更夫看见晋王府旧宅的梧桐树上,新栖了群丹顶鹤。而资圣库的铜碑在月光下泛起青光,碑文似乎添了行新刻的小字:

“太平非馈赠,兴国在险中。”

【第十六章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