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保定农业大学的梧桐树叶开始大片大片地染上金黄,又在萧瑟的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铺满了校园的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脆响。这诗意的景致,却难以完全抚平吴普同内心那经过一番激烈挣扎后的波澜与最终沉淀下来的决断。
经过无数个夜晚的辗转反侧,权衡了家庭的期望、经济的现实、与马雪艳感情的维系以及自身能力的评估后,吴普同最终还是将那簇名为“考研”的微小火苗,亲手掐灭了。这个决定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心湖,激起了复杂的涟漪——有放弃可能性的遗憾,有对未知前路的些许惶恐,但更多的,是一种卸下犹豫后、目标明确所带来的奇异平静。他,吴普同,农业大学畜牧养殖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将在一年多后,直接踏入社会,用双手和所学的知识去搏一个未来。
决定一旦做出,那股因大三课业压力减轻而骤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便不再是令人慵懒的闲暇,反而变成了一种需要被认真规划和填充的资源,一种为未来增添筹码的紧迫任务。他不能像李学家那样虚度光阴,也不能仅仅满足于陪伴马雪艳复习英语——那固然重要,但终究是她的事情。他必须为自己做点什么。
坐在二号教学楼那间熟悉的自习室里,窗外是沙沙的落叶声,吴普同摊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拧开钢笔,开始像规划实验步骤一样,规划自己余下的大学生涯。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首要任务:确保顺利毕业,专业课成绩不能落下了。”
“其次:全力协助雪艳通过英语四级,这是她当前最大的坎。”
“自身提升……”写到这里,他停顿了,笔尖悬在纸面上,墨水微微氲开一个小点。
他回想起上学期备考计算机二级的经历。虽然过程磕绊,但那套严谨的逻辑和最终通过的成果,让他对“技能证书”这东西产生了一种务实的好感。它像一块敲门砖,虽然不能代表全部能力,却能在求职时,让简历在众多竞争者中多一点点显眼的份量。计算机三级,听起来就比二级更高级,挑战更大,但也意味着如果能攻克,砝码更重。
另一个念头也随之浮现。仅仅一个畜牧专业的本科文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是否足够?能否让自己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他想起了镇上那些做着各种小生意的乡亲,隐隐约约感觉到,懂点“经济”、懂点“管理”,或许将来无论从事本行还是转做别的,都能多一条路,多一分底气。双学位他不敢想,那是需要极大精力和时间投入的,但据说有一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含金量不错,而且时间灵活,可以靠自己业余学习,一门门去考,全部通过后也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计算机三级是技能认证,经济管理自考是第二学历,两者结合,岂不是能大大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他深吸一口气,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
“目标一:报名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
“目标二:报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段)。”
方向确定,接下来的便是行动。相比于自考,计算机三级的报名过程简单得几乎让人感到不真实。他在学校机房找了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开机时熟悉的硬盘运转声和CRT显示器逐渐亮起的过程,都带着一种办理正事的庄重感。他按照同学指引,登录了指定的考试报名网站。网页设计得很简陋,大多是文字和表格,图片很少。他仔细阅读着报名须知,然后一步步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学校、专业、报考科目(他选择了相对熟悉的“数据库技术”)……每一个空格都填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最后点击“提交”按钮,页面跳转,显示“报名信息提交成功,请于指定时间内缴费并打印准考证”。整个过程,不过二十多分钟,安静而高效,与他预想中的繁琐大相径庭。
相比之下,自学考试的报名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更像是一场需要亲力亲为的“远征”。他先是利用机房电脑,在略显卡顿的网络搜索引擎里输入“保定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在一堆杂乱的信息中费力地辨别出官方的联系电话。记下号码,他走到楼道里的IC卡电话机前,插卡,拨号。
听筒里传来长长的忙音,拨了好几次才接通。
“喂,你好,保定市自考办。”一个略带不耐烦的女声传来。
“您……您好,我想咨询一下自考报名的事情。”吴普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晰镇定。
“哪个专业的?什么时候报?自己看通知!”对方语速很快。
“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的。通知……在哪里看?”
“墙上贴着!自己来看!带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还有钱!下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过来!”啪嗒,电话被挂断了。
虽然态度冷淡,但关键信息总算拿到了。吴普同没有在意对方的语气,反而因为明确了流程而感到一丝踏实。他需要亲自去一趟市自考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