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行至十二月中下旬,澳门回归的盛大庆典虽已过去,但那股洋溢在校园里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却并未立刻消散,如同余音绕梁,久久不绝。宣传栏里庆祝回归的海报依旧鲜艳,路灯杆上的旗帜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仍不时能听到对那历史性一刻的回味与感慨。然而,学期的脚步却不会停歇,期末考试的压力如同冬日的阴云,开始悄然在部分学生心头积聚。就在这紧张与兴奋交织的微妙时刻,元旦的三天假期,如同一个恰到好处的喘息机会,到来了。
放假前的一天,班长康大伟在班会上提出了一个建议:“同学们,这学期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学习也挺紧张的,马上又快期末考试了。正好元旦放假,我琢磨着,咱们班是不是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出去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顺便加深一下同学之间的了解,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年和考试,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响应。对于这些刚刚脱离高中严格管束、渴望更多集体活动和自由空间的大一新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意。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最终选定了距离保定市区不远、以自然风光着称的满城作为目的地,计划爬一座当地有名的山丘。那里车程短,景色宜人,正适合一日往返的短途旅行。
组织工作自然落在了康大伟和班委身上。联系包车、统计人数、收取费用、提醒注意事项……康大伟忙得不亦乐乎,王心凌则细心地帮忙核对名单,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吴普同看着他们忙碌,心里暗暗佩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服务热情。他自己也报了名,虽然平时更喜欢安静,但他也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走出校园,更自然地与班上其他同学交流。
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清晨,天色微明,寒气袭人。约定集合的时间还没到,学校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99级畜牧养殖1班的同学。大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登山鞋,戴着帽子和手套,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三三两两地聊着天,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成一团团白雾。吴普同和宿舍的康大伟、李政、周磊一起到了,周磊显得格外兴奋,不停地搓着手,东张西望;梁天赋和杨维嘉也来了,他们似乎无论到哪里都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连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李学家,这次也被周磊硬拉了过来,脸上带着点不情愿又有点好奇的表情;张卫平则依旧不见踪影,大家也习以为常。
一辆大巴车准时停靠在路边。康大伟招呼大家有序上车。车厢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与车窗外清冷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车子启动,驶出保定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由楼房街道变为开阔的田野和远山。冬日的华北平原,田野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显得空旷而宁静。导游(由一位比较活跃的同学临时客串)拿着话筒,介绍着满城的基本情况和沿途风光,偶尔还穿插几个小笑话,引得车厢里阵阵哄笑。
车程果然不到一个小时,目的地就到了。下车后,清新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山林特有的草木气息,让人精神一振。抬眼望去,虽已是深冬,但山体依然覆盖着不少耐寒的墨绿色植被,夹杂着落叶树木光秃秃的枝桠,勾勒出山峦起伏的硬朗线条,别有一番苍劲之美。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山顶,石阶上落满了枯叶。
“同学们,咱们的目标就是山顶!注意安全,互相照应,中午在山顶平台集合!”康大伟大声招呼着。
大部队开始沿着山路向上行进。起初,大家还保持着比较整齐的队形,但很快,体力和兴趣的差异就显现出来。周磊和几个好动的男生一马当先,如同脱缰的野马,很快就消失在前面的拐弯处。康大伟和王心凌等班委则走在队伍中段,不时停下来清点人数,照顾一下体力稍弱的同学。吴普同、李政和另外几个不算太热衷于竞速的同学走在一起,不紧不慢,边走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爬山的过程,成了同学们自然交流的最佳场合。脱离了教室固定的座位和严肃的氛围,在这开阔的山野之间,大家都显得放松了许多。平时在班上只是点头之交的同学,此刻也能很自然地并肩而行,聊上几句。话题从天南地北的风俗差异,到各自高中时代的趣事,再到对大学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模糊憧憬……笑声和谈话声在山谷间回荡。
吴普同身边走着的是班上一位来自南方的同学,叫陈浩,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但很结实。两人聊起了南北方的冬天差异。
“你们北方这冬天也太干了,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陈浩缩着脖子说,“我们那边冬天湿冷,是往骨头里钻的冷,但没这么大风。”
“是啊,我们都习惯了。不过冬天有暖气,屋里舒服。”吴普同回应道,顺便问起陈浩家乡的山水,陈浩立刻眉飞色舞地描述起来,让吴普同对那片陌生的土地产生了些许向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