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盟的“文明潜力扶持协议”如同久旱甘霖,开始浸润天穹星干涸的土地。虽然援助有限且多为非军事领域,但其带来的技术思路与关键物资,极大地加速了“复兴计划”的进程。
来自星盟数据库的基础宇航理论、材料科学和初级能量护盾原理,被陈明、玄机子领导的研究院日夜不停地解析、消化,并与天穹星自身的灵脉体系、符文技术进行融合尝试。虽然距离制造真正的星际战舰还为时尚早,但一些基于新理论改良的防御法阵开始在新希望之城的关键节点布设,其能量利用效率和防御强度,比战前提升了数成。那些精密工业机床的核心部件,则让几近瘫痪的军工生产线恢复了部分产能,开始小批量生产性能更优的灵能步枪核心构件和单兵护甲板材。
星盟派遣的专家顾问小组,虽然只有寥寥数人,且主要专注于能源、生态与基础工业领域,但他们带来的思维方式和对宏观体系的构建理念,让天穹星的工程师和学者们受益匪浅。速生植物种子和土壤改良剂在划出的试验田里展现出惊人效果,预示着粮食危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缓解。高级医疗纳米机器人则优先用于救治重伤员,显着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整个文明,在废墟之上,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焕发出生机。希望的火焰,不再仅仅依赖于陆沉归来的个人威望,而是开始扎根于实实在在的进步之中。
然而,陆沉本人,却在协议签署后不久,便再次离开了天穹星,前往星盟设立的“初级知识回廊”进行为期不长的进修。他深知,个人实力的提升,永远是文明最坚实的盾牌与最锋利的长矛。尤其是面对玄冥星增援舰队和潜在的黑渊魔君威胁,他需要更强的力量。
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天穹星的内外事务,主要由长公主李云瑶主持,周震将军负责军事防御与重建,陈明博士负责技术转化,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核心班子。李云瑶以其独特的亲和力、坚韧的意志以及在原住民与穿越者中均享有的崇高声望,完美地协调着各方,将陆沉留下的“复兴计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她每日奔波于各个重建工地、研究院和民众聚居区,抚慰伤痛,激励人心,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其身影成为了稳定天穹星人心的重要象征。
人们开始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这位曾与陛下并肩作战、在陛下“陨落”期间独力支撑危局的长公主,不仅仅是陛下的红颜知己,更是这个新生文明不可或缺的支柱。民间关于正式确立长公主“皇后”名分的呼声,悄然兴起,并逐渐形成舆论浪潮。这既是民众对李云瑶功绩与付出的认可,也是对陆沉皇室传承、稳定国本的一种期盼。
就在这种背景下,陆沉结束了在“初级知识回廊”的短期进修,悄然返回天穹星。
“初级知识回廊”的经历,虽短暂,却让陆沉受益匪浅。那里并非简单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利用虚拟现实和精神沉浸技术构建的、汇聚了众多星际文明基础智慧精华的奇异空间。他在那里不仅系统学习了更多关于宇宙物理、高维几何、能量本质的理论,更接触到了其他文明在个体进化、社会管理、哲学思辨等方面的成果。这些知识,与他自身的人皇传承相互印证、碰撞,让他对力量的运用、对文明的引导,都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他的气息变得更加内敛,眼神中的深邃仿佛容纳了更多星辰生灭的轨迹,人皇之力虽未在量上暴涨,却在质上愈发精纯凝练,与整个天穹星的天地意志联系也似乎更加紧密。
回归之后,陆沉第一时间听取了李云瑶、周震等人的详细汇报,对天穹星在这段时间取得的进展深感欣慰。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民间那股关于确立皇后名分的舆论潮流。
是夜,在临时皇宫(由一座受损较轻的前贵族府邸改建而成)的露台上,陆沉与李云瑶并肩而立,眺望着远方零星灯火与尚未完全清理的废墟轮廓。夜空之中,因能量扰动减少而重新变得清晰的星辰,洒下清冷的光辉。
“云瑶,”陆沉开口,声音温和,“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云瑶轻轻摇头,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侧脸在星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柔美与坚毅:“与你曾面对的相比,这不算什么。能看到家园一点点重建,子民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再辛苦也值得。”
陆沉默然片刻,缓缓道:“我离开的这些日子,听到了很多声音。关于你的……名分。”
李云瑶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回避,只是轻声道:“民众淳朴,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象征来凝聚信心。你无需为此……”
“不,”陆沉打断了她,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这不仅仅是象征,亦是我心中所愿。”
他握住李云瑶的手,触感微凉,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与不易。回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初至天穹星时的相互试探与猜疑,宫廷权谋中的并肩作战,诅咒爆发时的生死相依,坠崖失踪后她的不离不弃与独撑危局,直至今日为文明复兴呕心沥血……一路走来,风雨同舟,彼此的身影早已深深烙印在对方的生命与道途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