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之城的春日,并非只有暖阳与生机。
就在联合春耕大典的欢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城内各处仍沉浸在两族融合与技术突破带来的乐观情绪中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开始如同悄无声息的阴云,在少数感知敏锐者的心头积聚。
尤其是陆沉。
连日来,他时常会停下手中翻阅的《新天穹宪章》草案终稿,或是中断与长公主关于政权交接具体细节的讨论,独自走到议会大厅最高的露台,仰望着逐渐清澈起来的、繁星点点的夜空。他的眉头微蹙,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再是掌控一切的平静,而是掠过一丝极淡、却足以让熟悉他的人心惊的凝重。
他的人皇血脉,在彻底觉醒后,其感知早已超越了寻常修真者的灵觉范畴,更接近于一种对世界本源、对宇宙规则的直觉。这种直觉告诉他,天穹星刚刚赢得的和平,或许……非常脆弱。
一种若有若无的“注视感”,如同冰冷的蛛丝,偶尔会拂过他的灵台识海,转瞬即逝,却又带着一种令人极度不适的、居高临下的漠然。那不是妖皇残孽的怨毒,也非本土生灵的好奇,而是一种……来自遥远星海之外的、冰冷而纯粹的探查。
这一夜,月朗星稀。陆沉没有惊动任何人,身形悄然融入夜色,几个闪烁便已离开了日渐繁华的新希望之城,出现在百里外一座荒芜的山巅。这里远离人烟,灵气相对稀薄,星空也显得格外清晰和接近。
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并非修炼,而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尝试将那种微妙的感应放大、追溯。
识海之中,人皇传承的浩瀚信息如同星云般缓缓旋转。他摒弃了关于功法、权谋、历史的绝大部分内容,将意念专注于那些极其古老、甚至有些残缺的,涉及星空、域外乃至纪元轮回的碎片记忆。
无数模糊的画面和信息流掠过:
……有巨大的、非金非木的梭形物体,撕裂虚空,降临在某个生机勃勃的星球,播撒下诡异的孢子……
……有冰冷的、由纯粹能量构筑的瞳孔,在黑暗的宇宙背景中睁开,扫过一片星域,那里的恒星便相继暗淡……
……有古老的警示,断断续续,来自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观测者……收割……周期……”
……还有一幅极其残缺的星图,其中一角,其星辰排列模式,与如今夜空中某个不起眼的星座,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些碎片杂乱无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其中蕴含的“危机”与“外来”之意,却与陆沉近日感受到的那丝若有若无的注视感,隐隐共鸣。
他猛地睁开眼,瞳孔深处有金色的符文一闪而逝,目光如利剑般刺向东南方向的夜空。在那里,一片原本平静的星域,在他的“人皇真视”之下,似乎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涟漪。这涟漪并非灵气波动,更像是一种……超远距离观测或通讯所引发的时空褶皱。
“果然……不是错觉。”陆沉低声自语,声音在山风中消散,带着一丝寒意。
天穹星,并非孤立的存在。在无垠的星海之中,早有目光投注于此。妖皇之乱,或许只是这颗星球漫长命运中的一段插曲,真正的威胁,来自天外。
他并未立刻返回新城,而是静静地坐在山巅,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他心中成型:必须尽快确认这潜在威胁的真实性、来源和意图。天穹星内部的两族融合、文明重建固然重要,但若外敌将至,所有的内部努力都可能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作为天穹星目前唯一具备星际航行和观测能力的力量,北斗守望是陆沉首要的咨询和调查对象。
在基地核心的指挥室内,陆沉会见了守望使风晦明和首席科学家艾拉。他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感应和担忧。
“……一种来自星海之外的注视感,冰冷,漠然,带有探查意味。”陆沉描述着,“我的人皇传承中,有一些关于域外文明和纪元危机的残缺记载,似乎与之隐隐对应。”
风晦明闻言,沉稳的面容上顿时笼罩上一层阴霾。他走到巨大的星图投影前,操作了几下,调出了一片区域的监测数据。“陛下,您的感应……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就在最近三个月,也就是妖皇陨落、诅咒消散前后,我们的深空监测阵列,确实捕捉到了一些异常信号。”
星图上,代表天穹星的蓝色光点周围,浮现出几个极其微弱的红色标记点,分布在不同方向的深远星域。
“这些信号非常隐秘,波段特殊,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星际文明常用的通讯或观测频段。”艾拉博士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地补充道,“它们具有高度的定向性和间歇性,像是在进行……定点扫描和监听。我们尝试过破译,但其加密方式前所未见,信息结构也迥异于我们数据库内的任何模式。”
“能确定信号来源的具体方位和距离吗?”陆沉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