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李云瑶的苏醒,如同一个鲜明的信号,标志着战后重建工作从最初的应急求生阶段,正式迈入了秩序重塑与权力格局重新洗牌的新时期。她的回归,不仅带来了皇室正统的象征意义,更因其自身的威望、政治手腕以及对旧有天穹国体系的深刻了解,迅速成为了“天穹重建议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在陆沉超然物外的坐镇和长公主精明干练的具体协调下,议会的运转效率显着提升。各项法令得以更顺畅地推行,资源调配更加合理,各族群、各势力之间的摩擦也在其斡旋下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然而,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开始在议会内部及更广泛的层面引发暗流涌动的讨论——天穹国的未来,究竟该走向何方?
旧的以皇室、贵族、门阀为核心的封建体系,在经历了宇文霆叛乱、妖皇之乱以及这场几乎摧毁一切的战争后,其根基已然动摇,威信扫地。而新兴的“天穹重建议会”,虽然有效,但其临时性、过渡性毋庸置疑。它需要一个更加稳固、合法、且能被各方接受的正式政权形式来替代旧王朝。
这场权力交接,注定不会风平浪浪静。
哀嚎峡谷,临时议会大厅(一座新建的大型石木结构建筑内)。
会议的气氛不同于往日讨论具体事务时的务实, today 带着一种微妙的凝重和紧张。与会者除了常任代表外,还特意邀请了多位在旧天穹国中享有声望、且在此次劫难中保持了气节的皇室耆老、大贵族家主以及学者代表。
议题:天穹国国体与法统之未来。
一位须发皆白、代表着传统士大夫阶层的老臣,颤巍巍地首先发言,语气沉痛而恳切:“陛下,殿下,诸位同僚。妖患已平,天下初定,此乃不幸中之万幸。然,国不可一日无主,法统不可一日断绝。老夫以为,当务之急,应尽快迎回殿下,正位登基,延续我天穹国祚,恢复祖宗法度,以安天下民心。”
这番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旧势力的心声。他们渴望恢复过去的秩序,在那个秩序中,他们拥有固有的特权和地位。
立刻有几位贵族代表出声附和。
“正是此理!殿下乃先帝嫡血,监国已久,于危难中挺身而出,众望所归!”
“唯有恢复帝制,重立朝纲,方能彰显正统,凝聚人心!”
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
赵明站起身,语气不卑不亢:“诸位老先生,恢复帝制,是否意味着也要恢复旧的贵族分封、门阀特权?意味着穿越者依旧只是‘客卿’,妖族永远低人一等?我们浴血奋战,推翻妖皇,破解诅咒,难道只是为了回到过去那个充满不公和隔阂的时代吗?”
林玥也补充道:“如今的‘天穹重建议会’模式,虽然简陋,却保证了各族群、各力量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基于能力和贡献而非出身来分配资源和责任。这才是未来应该坚持的方向。”
一位来自民间的学者代表则谨慎道:“帝制集权,虽利于快速决断,然亦有僵化壅塞之弊。如今百废待兴,万物更新,或许……正是思索一种更优制度之时。”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会议陷入了僵局。支持恢复帝制者强调稳定与正统,反对者则呼吁革新与平等。
长公主李云瑶端坐于主位之侧(主位空悬,为陆沉保留,但他极少出席具体会议),面沉如水,静静聆听着双方的辩论,并未急于表态。她的目光偶尔扫过那些情绪激动的旧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旧体系的弊病,也正是那些弊病导致了宇文霆的坐大和最终的叛乱。但她也深知,完全摒弃过去,并非易事,甚至会引发新的动荡。
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坐在一旁,始终闭目养神般的陆沉。
他虽未发言,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变量和决定因素。
陆沉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让喧嚣的争论瞬间平息下来。
“法统,非是一成不变之物。”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旧法统若能护佑苍生,自不会崩塌。既已崩塌,便说明其已不适于此世。”
支持帝制的老臣们脸色一白。
陆沉继续道:“然,革新亦非全盘否定。历史之传承,文明之精髓,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目光落在长公主身上:“李云瑶。”
他直呼其名,语气平淡却自然流露出权威。
长公主微微一怔,随即起身:“陛下请吩咐。”
“由你牵头,组建‘宪章起草委员会’。”陆沉的声音不容置疑,“成员需涵盖旧朝官员、穿越者代表、民间贤达、妖族观察员以及北斗守望使者。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实地调研民生所需,结合两界智慧与历史经验,起草一部……《新天穹宪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