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初六,婚礼前最后一天,金陵城的阳光格外明媚,驱散了昨日的阴雨,仿佛特意为这场婚事送上祝福。周明远天不亮就起了床,换上军装后第一时间去了军营的停车场 —— 接亲用的五辆卡车要做最后的车况检查,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
运输排的士兵们已经在忙碌了,有的在检查轮胎气压,有的在擦拭车身的红绸,还有的在往车厢里摆放装饰用的鲜花。看到周明远来,排长赵大勇连忙迎上来:“周主任,您放心,所有卡车都检查过了,机油、水箱都没问题,汽油也加满了,保证明天不会出岔子。”
周明远点点头,走到第一辆卡车旁,亲自打开引擎盖查看:“再仔细检查一遍刹车,明天接亲路上人多,安全最重要。另外,车厢里的鲜花要固定好,别在路上掉了,影响喜庆劲儿。”
“是!我这就让兄弟们再查一遍刹车,用绳子把鲜花固定牢。” 赵大勇连忙应下,转身组织士兵们行动。
处理完停车场的事,周明远又去了仓库。王参谋正指挥士兵们将婚礼伴手礼搬到卡车上,每个礼盒都用红绳系着,上面还挂着一张小小的 “喜” 字卡片。看到周明远来,王参谋递过一份清单:“周主任,伴手礼一共 300 份,都按名单装好了,军政部李副部长、杨伯父他们的礼盒里,还额外加了沪上老字号的茶叶,您看看没问题吧?”
周明远接过清单,逐一核对:“没问题。记得明天送到金陵饭店后,按座位表分发,别送错了。另外,给接亲队伍准备的点心和酒水,也一起搬到车上,让兄弟们明天路上垫垫肚子。”
“都安排好了,点心和酒水在最后一辆卡车上,用保温箱装着,保证明天还是热的。” 王参谋笑着说。
上午十点,周明远准时赶到白府,白秀珠正和母亲在客厅里整理婚纱的配饰,珍珠头冠、蕾丝手套、还有一双绣着珍珠的白色高跟鞋,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看到周明远来,白秀珠连忙起身:“明远,你来了,快帮我看看,这双鞋明天穿合不合适,我总觉得有点紧。”
周明远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拿起高跟鞋看了看:“我帮你试试。” 他小心地扶着白秀珠坐下,帮她穿上鞋子,然后站起身,扶着她走了几步:“怎么样?还紧吗?要是紧的话,让裁缝师傅现在过来改改,还来得及。”
白秀珠走了几步,笑着摇摇头:“不紧了,刚才可能是我太紧张了。对了,教堂那边都确认好了吗?杨立华小姐昨天跟我说,鲜花已经送过去了,就等咱们明天去了。”
“放心吧,我早上已经给教堂打了电话,神父说明天十点准时在教堂等咱们。” 周明远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杨立华小姐刚才还跟我联系,说她明天早上八点会去金陵饭店,帮咱们确认主桌的布置,让咱们不用操心。”
白夫人笑着说:“有立华小姐帮忙,真是省了不少心。明远,明天接亲的时候,可别忘了按咱们金陵的规矩,带足红包,到时候白府的亲戚们可要拦门要红包呢。”
周明远连忙点头:“放心吧伯母,红包我已经准备好了,在军营的宿舍里,明天一早让警卫员带来。保证让亲戚们满意。”
中午,周明远和白秀珠一起去了圣约翰教堂。教堂里已经摆满了鲜花,白色的百合和粉色的玫瑰交织在一起,沿着红毯一路铺到神父面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杨立华正和教堂的工作人员确认仪式流程,看到他们来,连忙迎上来:“周主任,秀珠,你们来了。我刚才跟神父确认了宣誓的内容,还有交换戒指的环节,都没问题。你们要不要走一遍流程,熟悉一下路线?”
周明远和白秀珠对视一眼,笑着点头。两人手牵手,沿着红毯慢慢走到神父面前,神父笑着说:“周少校,白小姐,明天你们就要在这里许下一生的承诺了,一定要放松,别紧张。”
白秀珠脸颊微红,轻轻点头:“谢谢神父,我们会的。”
走流程的时候,周明远悄悄在白秀珠耳边说:“你看,这里的鲜花真好看,比咱们上次在上海看到的还要美。”
白秀珠笑着说:“那是因为明天是咱们的婚礼啊,当然要最好看的。”
确认完教堂的事,几人又去了金陵饭店。主桌已经布置好了,红色的桌布上摆着金色的餐具,中间还放着一个大大的鲜花拼盘,上面用玫瑰拼出了 “新婚快乐” 四个字。杨立华指着主桌说:“李副部长的座位在主位,旁边是杨伯父和杨立仁兄,你和秀珠的座位在对面,方便给大家敬酒。”
周明远仔细看了看座位表:“没问题,这样安排很好。明天辛苦你了,还要麻烦你帮咱们协调饭店的工作人员。”
“都是朋友,不用这么客气。” 杨立华笑着说,“对了,杨伯父说明天早上七点会来白府,帮你一起接亲,他还说要给你出出主意,怎么才能顺利把秀珠接走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