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216章 大数据团队的警告

1936年11月,太行山,“东山”基地核心指挥部。窗外寒风呼啸,屋内却因巨大的锅炉供暖而温暖如春。柯明义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不是地图,也不是生产报表,而是一份厚厚的、用特殊代码写成的分析报告。

左玉波和何振军坐在对面,脸色都有些凝重。这份报告来自基地内部一个极为特殊的部门,“大数据分析组”。

这个部门不参与具体作战或生产,唯一的任务就是搜集、整理、分析能从各种渠道(报纸、电台、情报人员报告、甚至商业往来数据)获取的信息,试图从中勾勒出更宏观的图景。

报告的标题很直接:《关于国内各潜在势力军工及综合实力增长的趋势评估(1933-1936)》。

柯明义翻看着最后一页的总结部分,手指在几个关键数据上敲了敲,抬头看向左玉波和何振军:“都看完了?说说感觉。”

左玉波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老板,如果这份评估哪怕只有一半的准确性,那情况就太惊人了。我们之前,可能严重低估了其他人的发展速度。”

何振军接过话头,他负责情报,感触更深:“是啊。从1933年咱们把《军工生产实用技术手册》的基础版本扩散出去开始,到现在三年多了。

这期间,加上武汉、太原撤退时转移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还有咱们通过交易流出去的部分技术和机床,加上还在委培的技术人员,这积累,量变引起质变了。”

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和逻辑推导,描绘出一幅让柯明义都感到有些意外的画面:

重庆方面(中央军): 凭借接收的武汉、太原部分核心军工资源,以及法币改革强行整合的资源,其嫡系部队的装备水平提升显着。

报告评估,其最具实力的几个师,轻武器(步枪、机枪)已基本完成换装,性能接近“东山”早期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长江水道和相对稳定的后方,建立了数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兵工厂,不仅能生产枪械子弹,甚至已能小批量生产仿制的迫击炮和炮弹。其隐藏的军工产能,预计是明面上的两到三倍。

山西阎锡山部: 阎老西把太原的老底子几乎全搬空了。报告指出,其在吕梁山深处新建的兵工厂,规模可能不亚于之前的太原兵工厂,而且设备更新、布局更合理。

凭借山西本地的煤铁资源,阎锡山在武器自给率上甚至可能超过了重庆方面。特别是火炮和弹药的生产能力,不容小觑。

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部(桂系): 桂系与“东山”的交易频繁,获取了大量图纸和技术支持。他们利用广西的锰矿等资源,建立了一套从炼钢到武器制造的完整体系。

报告推测,桂系部队的装备标准化程度很高,且极有可能已经秘密组建了少量装备了“东山”式半自动步枪的精锐部队。其战斗力,绝非战前的地方军阀可比。

云南龙云部: 凭借丰富的锡、铜资源,龙云不仅换取了武器生产技术,更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能力。报告重点提到,龙云部的弹药复装和新造能力可能非常强,甚至有能力生产一些特种弹药。

延安及其他敌后根据地: 这部分评估相对模糊,但报告指出,通过“东山”持续的技术输血和自身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延安方面的军工体系呈现出“小而全、分布广、隐蔽性强”的特点。

虽然单个厂点产量不大,但总数加起来相当可观,尤其擅长生产地雷、手榴弹、复装子弹和简易火炮(如没良心炮的各种变种),

再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黄崖洞现代化兵工厂,足以支撑其日益扩大的武装力量进行高强度的游击战和运动战。

报告的最后结论用加粗的字体重申:“综合判断,自1933年技术扩散以来,国内主要抗日力量(包括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阀及**武装)的潜在军工产能和装备水平,均已实现跨越式增长,其隐藏实力远超外界(包括日军)的一般认知。

当前相对平静的战局,实为各方加速积蓄力量的‘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旦平衡打破,爆发出的战争能量将极为惊人。”

柯明义放下报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山谷中缭绕的雾气。

“老板,这意味着什么?”左玉波轻声问。

柯明义转过身:“这意味着什么,什么也不意味,小鬼子的高层不是吃干饭的,这些情况我们能分析出来,小鬼子能不察觉,很多时候,敌人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自己。

能稳定当前的局势,小鬼子至少出了一半的力,早在东北的时候小鬼子就做了资源为重的决策,这些年我们在发展,小鬼子就发展的慢吗。

而且他们连飞机坦克大炮都在减少使用,甚至连海军都在减少行动,积攒油料,南下的战略定了快四年了,

大练兵都轮战了两轮,训练出近两百万的实战老兵,现在都换了第三轮。这种眼光和隐忍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峻:“而在国内,我们‘东山’之前那种依靠技术代差‘一枝独秀’的局面,快要结束了。以后,将是群雄并起的时代。”

“那我们下一步……”何振军试探着问。

柯明义走回桌前,手指点在那份报告上:“通知下去,基地进入‘冲刺’状态。发动机的瓶颈,必须在新年(1937年)到来前,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必须抢在所有人前面,形成绝对优势!”

“同时,”他看向何振军,“加强对各方势力真实实力的渗透和核实。这份报告是基于数据的推测,我需要更精确的情报。我要知道,他们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关键时刻,是会成为助力,还是变成新的麻烦。”

“明白!”左玉波和何振军齐声应道。

指挥部内气氛更加凝重。大数据团队的这份报告,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水面之下汹涌的暗流。

留给“东山”体系安心发展的“黄金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一场更大规模、更复杂的风暴,正在迅速酝酿。

而这一次,中国这片土地上,将不再只有一种主导性的力量。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