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214章 两座飞机厂的落成

一九三六年冬,第一场雪落在太行山脊时,山谷深处传来了与往年不同的轰鸣。

不是炮声,是机械的咆哮。

两座依山而建、伪装得天衣无缝的大型飞机厂,在延安与东山的倾力和机械化作业的辅助下,短短半年内就拔地而起。一座藏在“东山”基地腹地,另一座,则秘密扎根在延安后方的山坳里。

东山基地,一号飞机厂总装车间。

顶棚高阔,足以容纳数个庞然大物。粗壮的钢架支撑着整体结构,两侧山壁被掏空的部分成了天然的仓库和附属车间。电线如蛛网般铺设,大功率灯泡发出刺眼的白光,照亮水泥地面上清晰的区域划分标记。

空气中弥漫着航空铝材、特种油漆和润滑油混合的独特气味。穿着统一深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在各工位间忙碌,工具与金属的碰撞声、铆枪的嗒嗒声、龙门吊移动的嗡鸣,交织成一股蓬勃的声浪。

东山基地,一号飞机厂总装车间内,景象令人震撼。空气中弥漫着特种胶合剂、木材和油漆的浓郁气味。两条生产线并排延伸,工人们正在密集的铆枪声和木工敲打声中,忙碌地组装着两种型号的飞机。

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点:木质机身。 这是“东山”体系在材料匮乏下的智慧结晶,集中少量的金属资源用于最关键的发动机和武器系统,而机体则采用工艺更易掌握、材料来源更广泛的木材。

总工程师指着生产线,向柯明义和左玉波介绍,语气中带着自豪:

“老板,左先生,全靠咱们自己琢磨的木结构蒙皮技术!一号线是‘风啸-36’战斗机,对气动外形和结构强度要求高,用的是上等云杉木层压板,骨架关键部位用了少量钢管加强。核心瓶颈,在那台‘太行星-2’发动机上!”

他转向另一条线:“二号线是‘山魈-36’运输轰炸机,讲究个皮实耐用,用的是咱们本地处理的松木和桦木。瓶颈也在‘太行星-1’发动机的产量上,毕竟教练机也要用!”

柯明义走到一架即将完工的“风啸-36”旁。流线型的机身由木材精心打磨而成,覆盖着紧绷的蒙皮,再喷上涂料,光滑得几乎看不出是木制。他轻轻敲了敲机翼,传来坚实的回响。

“产能。”他言简意赅地问。

总工迅速回答:“目前两条线都在爬坡。‘风啸’工艺复杂些,月产能稳定在8到10架。‘山魈’结构简单,分散到各地的木工作坊都能预制部件,这个月下线10架没问题,下个月争取冲到15架!

只要发动机和飞行员跟得上,咱们的飞机就能像下饺子一样!”

左玉波推了推眼镜:“飞行员培训是下一个瓶颈。老葛那边报告,新手们对木质飞机的强度还有顾虑,不敢做太剧烈的动作。”

“告诉老葛,也告诉所有飞行员!”柯明义的声音在车间里清晰地传开,“这些木头飞机,凝聚的是咱们中国人不服输的骨气!

它们或许不如洋人的金属飞机华丽,但一样能上天,一样能杀敌!飞,大胆地飞!摔了,咱们再造!

重点是快、是多、是形成战斗力。告诉老葛,模拟训练时间加倍,实飞计划给我排满!

咱们要的就是遮天蔽地,将天空铺满,让小鬼子在绝对的数量下,瑟瑟发抖!”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车间里的激情。工人们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眼神里透着狂热。在这与世隔绝的山谷里,一群人在用最“土”的材料,追赶着最“洋”的梦想。

延安的二号厂同样热火朝天。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被无限激发。

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木材,如何调配更耐用的胶合剂,每一个微小的改进都在推动着产能一点点提升。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