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着云逸的温润光膜,如同初春湖面最后一片薄冰,在晨曦微光中静静流转,无声地滋养着其下千疮百孔的身躯。营地内弥漫着一种极度疲惫后的宁静。村民们大多沉沉睡去,或倚靠着断壁残垣,或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松弛与深深的倦怠。呼噜声、伤者无意识的呻吟,成了这片死寂废墟上唯一的背景音。
张伯靠在一块半塌的土墙下,花白的头发凌乱,布满皱纹的脸颊上还残留着泪痕和烟尘。他的一条手臂无力地耷拉着,那是之前战斗留下的旧伤,此刻在心神松懈后,剧痛才如潮水般涌来。但他只是咬着牙,浑浊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央那团柔和的光影——那是他们拼尽一切守护的帝君,也是他们此刻唯一的希望所在。
柱子躺在他不远处,呼吸均匀,但脸色依旧苍白。不同于其他村民纯粹的疲惫,他的眉心处,隐隐残留着一道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淡金色印记。那是被金凰本源净化后留下的痕迹。他偶尔会在睡梦中无意识地蹙紧眉头,似乎残留的污秽侵蚀和神圣净化的冲击,在潜意识里留下了些许波澜。
墨仲没有休息。
他盘膝坐在光膜旁,封灵汲元匣悬浮于膝上,光膜星图稳定地投射着。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近乎狂热的专注光芒。之前的战斗,尤其是信念光茧质变、金凰意志苏醒、以及最后那内外联动的意识决战,为他打开了无数扇认知新世界的大门!此刻,这层由质变信念与残余金凰之力形成的守护光膜,就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宝库!
他的灵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渗透向那层温润的光膜。这一次,光膜没有像最初的光茧那样完全隔绝探查,而是如同温和的水流,允许他的感知极其缓慢、有限地渗入,但也仅限表层。
“奇妙……太奇妙了……”墨仲在心中惊叹。他摒弃了所有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对光膜能量结构、频率、以及其与云逸肉身交互方式的解析中。
封灵匣星图忠实地记录着他观测到的一切:
光膜已然不再是单纯的乳白信念之力,而是融合了高度凝练的守护信念(炽白)、金凰本源残留的神圣净化之力(白金)、还有一丝云逸自身意志消散后残留的守护执念(青金余烬)。三者并非界限清晰,而是以一种极为深奥的方式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强大滋养与守护特质的复合能量场。
光膜的能量并非无序散逸,而是如同一个精密而自洽的生命阵法(墨仲将其命名为“灵枢蕴生阵”),其流淌的淡金色纹路,构成了这个阵法的天然脉络!它持续地、极其缓慢地从天地间汲取微弱的游离生机(草木精气、日月微光),更重要的,是吸收并转化着营地中所有沉睡村民散发出的、无意识的、微弱而坚定的守护意念!这些意念不再是高强度具现化的光链,而是如同涓涓细流,自然汇入光膜之中。
灵枢蕴生阵”将吸收来的游离生机和守护意念,进行高效的转化与提纯,化作最温和、最契合生命本质的滋养能量,如同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云逸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条枯竭的经脉、每一个濒临崩溃的窍穴。
光膜本身构成了强大的守护屏障,隔绝外界的尘埃、寒气乃至微弱的浊气侵扰。同时,它似乎还具有某种本能的过滤机制,只允许纯净的、正向的能量(生机、信念)进入滋养云逸,任何带有负面或污秽性质的能量波动,都会被其温和而坚定地排斥在外。
在星图上,代表云逸生命的光点,在光膜的持续滋养下,亮度在以极其缓慢但肉眼可见(在星图尺度上)的速度提升!仿佛风中残烛被罩上了防风罩,并不断添入微小的灯油。
墨仲的灵觉敏锐地捕捉到,云逸体表那些被碎石划破、被魔气灼烧的细微伤口边缘,坏死组织开始极其缓慢地脱落,有极其微弱的新生肉芽组织在萌发!这是肉身自愈机能被重新激活的征兆!
最让他振奋的是:云逸那如同彻底干涸河床的丹田最深处,在光膜能量的持续渗透下,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心脏起搏般的能量悸动!虽然距离凝聚一丝混沌之力还差得十万八千里,但这意味着丹田这个力量核心,并未完全死亡!它如同冬眠的种子,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膻中穴位置,那层被金凰意志彻底加固的暗金封印光膜,稳如磐石,再无一丝波澜。
“自发运转的生命阵法以守护信念和游离生机为源,滋养修复……这简直是夺天地造化的奇迹!”墨仲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这“灵枢蕴生阵”的原理,虽然复杂玄奥,但其展现出的效果,为云逸的复苏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见、虽然极其缓慢但无比坚实的路径!这比他之前能想到的任何丹药或外力刺激都要高明、安全得多!
“关键在于维持这个‘阵法’的运转!”墨仲目光扫过疲惫沉睡的村民。“它需要持续的、稳定的守护意念作为‘燃料’之一。村民们此刻沉睡散发的无意识意念足够维持当前状态,但若要加速滋养效果,恐怕还需要他们清醒后,主动提供更多、更集中的守护信念。” 他心中默默推演着,“另外,游离生机的浓度……此地劫后余生,生机稀薄,若能寻到一处洞天福地,或者有蕴含生机的灵药辅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