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严冬的酷寒,在杏花村被彻底关在了门外。
家家户户的屋子里,蜂窝煤炉正“呼呼”地吐着青蓝色的火苗,将一股股暖流送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不再缩手缩脚,小脸蛋烤得红扑扑的,在温暖的屋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
大人们脸上那因寒冷和忧愁而凝结的冰霜,也彻底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踏实与安宁。
这温暖,来之不易,是神鸟赐予的。
这份认知,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村民的心里。
村正钱多多坐在自家温暖的堂屋里,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心里却不像旁人那般安逸。
他那双精明的眼睛,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漫天飞舞的大学,脑子却在飞速地盘算着。
这石炭,这炉子,是能救命的宝贝。
对杏花村是,对这方圆百里所有正在挨冻受饿的人,同样是!
既然是宝贝,那就能换钱,换粮,换布匹!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里疯狂滋长。
他“呼”地一下站起身,将碗往桌上一放,大步流星地冲了出去,挨家挨户地把村里几个有头有脸的老人和青壮年都叫到了祠堂。
温暖的祠堂里,钱多多站在神鸟的木雕像前,脸色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各位叔伯兄弟!神鸟大人赐给咱们活路,不光是让咱们自己活,这是给咱们指了条发财的大道啊!”
他指着那烧得正旺的煤炉,声音都有些颤抖。
“镇上,县里,有多少大户人家,有多少百姓,现在正跟咱们之前一样,在屋里活活挨冻!咱们手里的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就是救命的仙丹!咱们把这仙丹卖给他们,能换回多少东西?!”
一番话,说得祠堂里所有人都呼吸急促起来。
他们之前只想着能熬过这个冬天就谢天谢地了,谁也没往这上头想。
经钱多多这么一点拨,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村正,你说咋办,我们都听你的!”李大壮瓮声瓮气地第一个表态。
“对!都听村正的!”
钱多多的计划很简单,也很有效。
他将村里的青壮年分成了两拨,一拨由李大壮带领,负责进山,轮班开采石炭。
另一拨,则负责在村里将石炭磨成粉,再由村里的女人们,带着孩子们,将煤粉和上黄泥,制作成一块块标准的蜂窝煤。
他又拿出自己的积蓄,高价请镇上的李铁匠和村里的老陶匠,带着徒弟,加班加点地赶制炉子和烟囱。
整个杏花村,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充满了活力的工坊。
山坳里,叮叮当当的开采声日夜不息。
村子里,石磨转动的声音,女人们的笑谈声,孩子们帮忙的嬉闹声,汇成了一曲热闹的交响。
林羽落在歪脖子树上,看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心中也有些感慨。
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火种,这些淳朴的村民,却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它燃成燎原大火。
数日后,第一批满载着蜂窝煤和炉子的牛车,在钱多多的亲自带领下,顶着风雪,吱吱呀呀地驶向了数十里外的镇子。
镇上的景象,与杏花村截然不同。
街道冷清,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一片萧索。
钱多多直接让人把牛车赶到了镇子最热闹的十字街口,当场架起了一台炉子,点燃了蜂窝煤。
当那股纯净而强大的热量散发开来,当那青蓝色的火苗在寒风中稳定地燃烧,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是何物?竟能生出如此旺的火?”
“闻所未闻,石头居然能烧得这么旺,还没什么烟!”
围观的人群从最初的惊奇,很快就变成了狂热。
一个穿着锦缎棉袄的富商,哆哆嗦嗦地在炉边烤了烤手,当场就拍板,高声喊道:“这炉子和石炭,我全要了!”
钱多多笑得合不拢嘴,却摆了摆手:“客官莫急,好东西,人人有份!”
那一天,他们带去的一整车炉子和蜂窝煤,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抢购一空。
换回来的,是粮食和棉布。
当车队满载而归,回到杏花村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村民们看着那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一匹匹厚实的棉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当天晚上,村里举办了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次宴席。
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些粮食和布匹,所有人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与自豪。
钱多多计划继续大量制作炉子和蜂窝煤,用赚来钱继续购买粮食和布匹,这一举措得到了全村人的响应。
而林羽,作为这一切的源头,也迎来了自己的一场大丰收。
随着村民们的生活从绝境走向富足,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崇拜,化作了前所未有之庞大的力量,涌向林羽。
石庙中,那座木雕神像上,袅袅升起的不再是稀疏的青烟,而是肉眼可见的,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青色香火之力,如同一条奔涌的小溪,源源不断地灌入他的体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