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林知意特意询问过李山根,得知他确实会做甑子。只不过整个村子里,使用甑子的人家寥寥无几,导致李山根的这门手艺已经逐渐生疏。尽管甑子蒸出的米饭口感绝佳,但对于普通庄户人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浪费。毕竟,将同样数量的米煮成粥,至少足够两三天的生活。
因此,制作一个上小下大的甑子对李山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过,李山根仍然表示愿意尝试一下。林知意对此并不着急,毕竟时间尚早,就算最终李山根未能成功制作出甑子,她也有备选方案——去找杨木匠帮忙。反正有杨木匠兜底,林知意心中毫不担心。
林知意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踏足学堂了,这些天来,她一直忙碌于各种事务,四处奔波。她先去镇上购买了糯米,用糯米粉制作了一批酒曲。紧接着,她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粮铺之间,详细打听粮食和盐的价格。
一番奔波之后,林知意最终还是打消了用糯米来酿酒的念头,原因无他,糯米的价格实在太贵了!相比之下,精米的价格都显得便宜许多。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算了,糯米的供应量还非常的少。
林知意几乎跑遍了县城和镇上所有的粮铺,即使将全部的糯米都买下,加起来恐怕都没有 200 斤。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她最终购买了 100 斤糙米和 100 斤精米。
好几天过去,林知意惊喜地发现,有些酒曲已经长出了白毛,这就意味着可以进行下一步了。她准备将100斤糙米和100斤精米分别分成两组,然后用糙米粉制作的酒曲和糯米粉制作的酒曲来分别发酵,看看到底哪种酒曲以及哪种米烤制出来的酒度数更高。
转眼之间便已到了六月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缸里的米已经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当林知意掀开盖子时,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看来是时候将酒烤制出来,然后尽快将糟辣椒做出来,毕竟它的发酵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
早一天将糟辣椒做出来,就能早一天开始赚钱。为此,林知意这些天忙碌不已,不仅购买了各种需要用到的物品,还将村里那些已经变红的辣椒全部收购回来。如今,她家的院子里以及院子外面的马路上,都晒满了红彤彤的辣椒。而且,每天还有源源不断的辣椒被送过来,就这样,她身上的八十多两银子已经用掉了四分之一。
林知意将新鲜红辣椒的收购价定为一文钱一斤,这个价格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异议。毕竟,就连这些辣椒的种子都是林知意提供的。虽然当时村长说是上面发下来的,但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村民们已经发现,娘家没有这种辣椒,隔壁村也没有,唯独只有他们李家村才有。而且林知意对于辣椒的吃法简直是了如指掌,村民们哪里还不清楚个中缘由呢。
辣椒的产量特别高,摘了一茬还有一茬。即使是那些只种了百十来株的人家,每天也能轻松地摘到三五斤的辣椒。辣椒拿到林知意那里,就能换到三五文钱,这对于村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笔意外之财,就像是白捡来的一样。更不用说那些种得多的人家了,他们每天收获的辣椒数量更是惊人,自然能换到的钱财也就更多。
更何况林知意还说,等到做糟辣椒的时候,她会雇佣一批人来帮忙干活。这对于村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取一定的钱财。
因此,现在村里人对林知意可谓是言听计从。
这天,一切准备就绪的林知意正式开始了烤酒工作。但她刚开始烤酒没多久,李德清便像闻着鱼腥味的猫儿一样,闻着味道就过来了。
将李德清迎进灶房坐下之后,林知意接了小半碗刚烤好的酒递给他,让他尝尝味道如何。李德清满心欢喜地接过碗,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这一口下去,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再然后,烤酒的活计就被李德清不由分说地揽了过去。林知意乐得清闲,她也不和李德清客气,就满口答应了。
可能是兴趣使然,李德清虽然只是听林知意口头上说了一下注意事项,但他却将所有的要点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就这样,李德清在灶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半。这一天半里,他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一次又一次,连风干的时间都没有,就又被新的汗水给湿透了。但他却乐在其中,浑然不觉辛苦。
中途林知意来过好几次,每次她来的时候,都能看到李德清正陶醉地闻着那股酒香,脸上露出无比享受的表情,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好香啊!真是太香了!
终于,经过一天半的努力,所有的酒都烤制完成了。李德清看着那四个坛子,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他还细心地给每个坛子都写上了标识,注明用的是什么材料,用的是什么酒曲,免得林知意日后混淆。
林知意挨个尝了一口,她倒是尝不出糙米和精米酿的酒有什么区别,更尝不出糙米和糯米制成的酒曲有何不同。于是,为了节省成本,林知意决定以后都选用价格更为便宜的糙米来制作酒曲以及酿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