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翌日一睁眼,母子俩都感觉鼻尖还萦绕着淡淡的香味,肚子叫得更凶了。林知意对栎儿说:“栎儿,快起床,今天娘给你做好吃的。”
林知意抓了一把糙米把粥煮上,留下栎儿在家看火熬粥,她独自带着提篮上山了。
她要去摘一种草,用来制作今日美食——清明草,清明草常在清明节前出现,用来制作清明粑粑,所以人们叫它清明草。清明草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山坡都有它的身影,整株是绿色的,但叶子和茎杆上白色的绒毛,使得清明菜的绿色是白蒙蒙的绿,就像穿了一身白色纱衣一样。
不一会儿,林知意就摘了小半篮清明草,她顺便摘了几片粽子叶。到家的时候,栎儿已经把粥盛出来放凉了,林知意几口把粥喝掉,先安慰安慰即将造反的肚子。
林知意把清明菜倒入盆里,用手轻轻揉搓几下,然后换水继续揉搓,就这样反复过几道水,捞出来,放在一旁备用。栎儿把火架上,水开以后林知意把清明草倒入锅里,用筷子搅拌几下,焯水后捞出来,放在装了凉水的盆里,过凉水后捞出清明草挤干水分,用菜刀剁得碎碎的,倒入装了面粉的盆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反复揉搓,把多余的面粉揉进去,直到揉搓到没有干粉,一个带着点点绿色的绿色面团就出现了。
开始包青团了,林知意把面团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拿起一个,先把面团搓圆,两手大拇指按在上面,剩下两只手四个手指头放在下面,大拇指往里压,边转圈边压,两只手沿着相反边转圈,很快,一个小碗一样的皮就出现了,往里面放入昨晚调好的馅,收口,把青团搓圆,一个青团就做好了。继续重复这个步骤,很快,一个个青团就包好了,一斤面粉,最后包了十三个青团。
林知意把洗干净的粽子叶剪小,垫在青团下面,放入从春兰嫂子家借的竹蒸笼,这样青团出锅的时候就不会粘在蒸笼上面了。烧火,冷水上锅,大火蒸十分钟左右,时间到,把火熄灭,再焖两分钟。时间到,揭开锅,一股粽叶清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蒸笼里的青团并不翠绿也不晶莹剔透,但林知意很满意。林知意先夹了两个出来,分别装在两个碗里,拿一个碗递给栎儿:“栎儿,尝尝,小心烫”。
栎儿顾不上烫,一边呼呼的吹着,一边用筷子小口小口的吃着,眼睛亮晶晶的:“娘,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林知意也觉得很好吃,虽然比不上林知意以前尝过的那些,但这满满的肉香味,狠狠的安抚了她很久没有尝过荤腥的嘴和胃,满足感顺着喉咙一直滑进心里。
正宗的青团是糯米粉做的,蒸出来是晶莹剔透的绿,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但林知意没有糯米粉,她甚至连一斤精米都买不起,就现有的这个条件,能用面粉蒸青团都已算是奢侈,所以她很满意很知足,毕竟知足者常乐啊!
吃着青团,林知意心里琢磨着送几个青团给杨春兰家,按理说她家七个人,是应该送七个的,但青团现在只剩十一个,送出去七个的话就只剩四个了,她不是舍不得这几个青团,是怕委屈了栎儿,做一次青团不容易,下一次再做的话估计就是明年了。一个不送的话她也做不来这个事,只送四五个的话,又不够分,春兰嫂子一家给予她们的帮助很多,就像上次那个那么大的浴桶,好说歹说春兰嫂子只收了四十文钱,她脑海里天人交战着。
她决定听听栎儿的想法,她把自己的犹豫纠结告诉栎儿,栎儿听了以后,靠在她身边奶声奶气的道:“娘,青团很好吃,我也想婶子和桃儿姐她们都能尝一尝…”听见栎儿这样说,林知意一点也不不意外,她心里松了一口气:“那剩下的四个青团都留给栎儿吃吧。”
栎儿的话还没说完:“还剩四个青团,我和娘每个人还能吃两个呀,我们能比桃儿姐她们多吃两个呢。”林知意刮了刮他的鼻子,真是一个善良贴心又古灵精怪的小可爱。
放下碗,林知意夹了四只青团出来,将就着蒸笼把剩下的青团送去杨春兰家。杨春兰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桃儿和杏儿也在旁边帮忙,一进门,林知意就道:“嫂子,我来还蒸笼了,顺便送点东西给你们尝尝”。杨春兰听见动静,连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蒸笼,打开看了看,发现是没见过的东西,她忙把蒸笼递过来,佯装生气,道:“你说你,给你说多少次了,不管啥吃的你都要先紧着你自己和栎儿,不要什么吃的喝的都往外送,快拿回去吧,我家里有吃的”。
林知意很感动,自从她来到这里,没有挑剔的公婆,没有极品亲戚,没有趁火打劫想占便宜的人,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暖心的人,不管男子还是女子,对她们孤儿寡母释放出来的都是善意,对比之下她的上辈子就像下凡历劫一样,她不敢想象,如果是在她原来的那个世界,疯疯癫癫的原主带着栎儿会经历些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