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初秋的清晨,林薇薇站在A大校园的林荫道上,看着学生们背着书包匆匆走过。这是她每月一次的“校园调研日”,也是她最能直观感受校园市场变化的时刻。往常这个时候,学生们的讨论多围绕“性价比高的商品”“便捷的服务”,但今天,她听到最多的词却是“环保”“智能”。
“你看我这个帆布包,是用回收塑料瓶做的,又轻又结实,还能扫码看生产溯源呢!”一个女生举着书包,兴奋地跟同伴分享。不远处,几个男生围在一起讨论:“听说新出的智能台灯能自动调节亮度,还能连接手机提醒用眼时间,要是租赁平台有就好了,不用自己买,毕业还能还回去。”
这些对话像一颗石子,在林薇薇心里激起了涟漪。她立刻拿出手机,翻出最近三个月的“校园用户需求报告”——数据显示,关注“环保产品”的学生占比从20%上升到45%,搜索“智能设备”的次数环比增长60%,还有38%的学生表示“愿意为环保、智能产品支付更高租金或价格”。
“原来市场已经悄悄变了。”林薇薇喃喃自语。她意识到,校园市场不再只追求“性价比”和“便捷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向“绿色环保”“智能高效”转变。如果团队不能及时跟上这个趋势,之前搭建的校园业务体系很可能会失去竞争力。
当天下午,林薇薇紧急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开会。会议室里,她把调研时听到的学生对话和数据报告投影在屏幕上,语气严肃却充满期待:“现在校园市场出现了新趋势,‘绿色环保’和‘智能便捷’成了学生的核心需求。我们必须立刻调整方向,把这两个关键词融入到所有业务中,才能抓住新的机会。”
话音刚落,“校园直播电商”项目组的苏苏率先开口:“林姐,我早就发现了!最近直播时,总有学生在评论区问‘有没有可降解的餐具’‘有没有环保材质的文创产品’,我们之前没太在意,现在看来,确实该增加环保品类了。”
“校园易租”的赵阳也点头附和:“我们平台也收到很多反馈,学生想要智能租赁设备,比如能远程控制的智能台灯、带定位功能的智能行李箱,尤其是考研学生,对能护眼、计时的智能设备需求特别大。”
林薇薇看着大家积极响应的样子,心里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们分三步走。第一,在‘校园直播电商’中打造‘环保专场’,筛选优质环保产品;第二,在‘校园易租’上线智能租赁专区,引入符合学生需求的智能设备;第三,联合高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把‘租赁即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学生。”
为了让计划落地,林薇薇给每个项目组分派了具体任务,还定下了明确的时间节点:“直播电商组要在两周内完成环保产品供应商筛选,月底前推出第一场‘环保专场’;租赁平台组要在一个月内对接智能设备厂商,上线智能租赁专区;校企合作组要下周就联系高校,敲定‘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任务下达后,各项目组立刻行动起来。“校园直播电商”组的苏苏带着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供应商筛选。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环保产品标准”:优先选择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欧盟ECOCERT认证”的品牌,产品材质必须可降解、可回收,包装也要符合环保要求,避免过度包装。
筛选过程中,苏苏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环保产品供应商要么价格过高,超出学生消费预算;要么交货周期长,无法满足直播的时效性。就在她一筹莫展时,林薇薇给她推荐了一家本地的环保文创厂商:“这家厂商专门做学生群体的环保产品,价格亲民,还能支持小批量快速发货,你们可以试试对接。”
苏苏立刻联系了这家厂商,实地考察后发现,他们的产品不仅符合环保标准,还充满校园特色——用回收纸张制作的笔记本印着各高校的校徽,用玉米淀粉做的可降解餐具套装设计成可爱的卡通样式,正好契合学生的审美。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敲定了首场“环保专场”的产品清单,包括环保文创、可降解日用品、二手循环书籍等三大类20多种产品。
为了让“环保专场”更有吸引力,林薇薇还建议苏苏团队在直播中加入“环保知识互动”环节:“主播可以在直播时讲解环保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环保小知识,比如‘一个可降解塑料袋需要多久降解’‘回收1吨废纸能节约多少棵树’,答对问题的学生还能获得环保产品试用装,既能增加互动性,又能传递环保理念。”
与此同时,“校园易租”的赵阳团队也在全力推进智能租赁设备的对接。他们调研了10多所高校的学生需求,最终确定了首批引入的智能设备:智能台灯(支持亮度调节、用眼提醒、手机控制)、智能门锁(适配租赁公寓,支持密码、指纹解锁)、智能行李箱(带GPS定位、USB充电接口)、智能温湿度计(帮助学生管理宿舍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