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合作社的灯火却亮得刺眼。姜芸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她苍白却异常坚定的脸。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将“版权区块链绣品溯源系统”的演示视频反复剪辑、压缩——每一帧都要精准,每一秒都要有力。桌角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浓茶,旁边是林晓连夜整理的《山寨绣厂劣质品分析报告》,触目惊心的对比照片摊开着:一边是合作社绣娘用真丝金线、传统针法绣出的《百鸟朝凤》局部,鸟羽根根分明,流光溢彩;另一边,则是刘翠那山寨厂里用化纤线、粗劣针脚仿制的“苏绣”,图案模糊,丝线毛躁,像蒙着一层灰。
“姜芸姐,视频导好了。”林晓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将U盘递过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招商局的人……明天肯定还会来闹。”
姜芸接过U盘,冰凉的金属外壳硌着掌心。她没看林晓,目光落在窗外合作社门口那块崭新的“非遗保护示范单位”牌匾上。这是多少心血换来的?不能就这么被山崎雄一一个电话、招商局几句“影响外资引进”的空话就砸了。
“他们闹,我们就讲理。”姜芸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火的钢针,“去县里,找县长。”
翌日清晨,姜芸只身一人,揣着那枚小小的U盘,走进了县政府大楼。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文件纸张混合的气味,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招商局王局长的办公室就在县长隔壁,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他中气十足的声音:“……山崎株式会社的投资可是今年的重头戏!那个什么溯源系统,小打小闹,别耽误了招商引资的大局!”
姜芸的脚步顿了顿,指尖下意识地收紧。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县长办公室的门。
“进。”一个沉稳的男声传来。
推开门,县长李为民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一支钢笔,面前摊着一份文件。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鬓角已见花白,眼神透着基层干部特有的精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看到姜芸,他微微一怔,随即放下笔,脸上露出温和却带着距离感的笑容:“姜芸同志?稀客啊。坐,有什么事?”
姜芸没立刻坐下,目光飞快地扫过整个办公室。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政策文件和经济发展报告,墙上挂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民生发展”的标语。她的视线最终落在李为民办公桌的一角——那里,静静躺着一个丝绸质地的镇纸,上面用繁复的东洋纹样绣着“山崎株式会社”的日文标识,在晨光下泛着一种冰冷而刺目的光泽。姜芸的心猛地一沉,指尖的U盘仿佛瞬间变得滚烫。这就是山崎雄一的“渗透”?连县长身边都……
“李县长,”姜芸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清晰而平稳,“我是为合作社的‘版权区块链绣品溯源系统’来的。听说招商局王局长向您反映,这个系统‘影响外资引进’,要求我们暂停?”
李为民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那个东洋丝绸镇纸光滑的表面,动作细微却逃不过姜芸敏锐的观察。“是有这个说法,”他斟酌着开口,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王局长也是从发展大局考虑。山崎株式会社的投资意向,对我们县的经济指标、就业岗位,都是实实在在的贡献。你们合作社的溯源系统……具体是做什么的?会不会真的……嗯,让外商觉得我们营商环境不够友好?”
“友好?”姜芸终于抬眼,直视着县长的眼睛,那目光锐利得像绣针的针尖,“李县长,您看看这个。”
她不再犹豫,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U盘插进李为民电脑的接口。屏幕上,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清晰而震撼:一件精美的苏绣团扇,扇面上是栩栩如生的牡丹。镜头拉近,聚焦在牡丹花蕊中心——那里,用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细密丝线,绣着一个独特的、由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的编码。旁白响起:“此为‘数字编码绣线’,每根线都含有唯一身份标识,通过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地记录绣娘、原料产地、工艺流程、创作时间……”
画面切换,一个工作人员用手机轻轻一扫团扇上的编码区域,屏幕上立刻弹出详细溯源信息:绣娘:张桂英(合作社资深绣娘);原料:苏杭特级桑蚕丝(批次号:SC);工艺:平针 套针 打籽针;创作时间:2025年3月20日;认证机构:省非遗保护中心。
视频继续推进,展示了合作社的绣娘如何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根线的来源,如何将编码绣入作品的隐蔽处。最后,画面定格在山寨厂劣质仿品与合作社真品的强烈对比上,旁白掷地有声:“溯源,是为真品正名,为匠心护航!没有溯源,劣币驱逐良币,‘苏绣’这块金字招牌,终将被假货和投机者蛀空!外资引进,绝不能以牺牲非遗文化根基、牺牲本土匠人权益为代价!”
视频结束,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发出微弱的嗡鸣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