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修的方舟,如同一位伤痕累累却意志坚定的朝圣者,缓缓驶入被称为“静滞星域”的异常空域。甫一进入,一种与银河其他角落截然不同的“感觉”便包裹了所有人。这里并非死寂,而是一种极致的“稳定”。亚空间的背景低语几乎完全消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膜所阻挡。星辰的光芒似乎都凝固在虚空中,能量的流动变得缓慢而有序,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给人一种粘稠、迟缓的错觉。
“物理常数稳定得不可思议……” 贝利撒留·考尔的机械合成音带着一丝近乎狂热的惊叹,他的无数传感器和探测杆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收集着数据,“这里的时空结构仿佛被某种力量‘锚定’了,混沌的影响被降至最低……这简直是研究的圣地!”
卡萨里安沉默地站在舰桥舷窗旁,他那经过改造的视觉器官扫描着窗外奇异的星空。这种绝对的秩序感,与他记忆中帝皇之子曾经追求的、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完美”截然不同,也与他后来所见的、色孽那扭曲堕落的“完美”天差地别。这是一种冰冷的、客观的、近乎无情的秩序,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却又隐隐觉得……安全。
格蕾修闭目感知,她的秩序之光在这里如同鱼儿回到了水中,运转得更加顺畅、消耗也更低。她能“听”到这片星域本身在“低语”,那是一种由纯粹几何、稳定能量流和固化物理法则构成的、宏大而古老的“和谐乐章”。
“导航信号指向那个方向。” 导航官报告,指向星图上一个逐渐清晰的光点——一颗被奇异力场包裹、表面呈现出规则几何山脉与平原的岩石星球。那里,就是此次远征的目标,远古遗迹的所在地。
降临与探索
方舟谨慎地靠近星球,并未受到任何形式的拦截或攻击。星球表面没有大气,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只有无边无际的、由某种暗银色金属构成的、布满完美几何纹路的建筑群。这些建筑风格无法归类于任何已知文明,它们棱角分明,结构对称,仿佛是由宇宙本身的数学规律直接具现化而成。
登陆小队由格蕾修亲自带领,成员包括卡萨里安、一队圣血天使志愿者、考尔和他的技术神甫团队,以及必要的护卫。当他们踏上那冰冷、光滑如镜的金属地面时,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感油然而生。
“检测到微弱的能量流……遵循着极其复杂的拓扑结构……” 考尔的一个技术神甫用二进制码喃喃自语,他的探测器正对着地面上的纹路发出嗡嗡声。
他们沿着一条宽阔的、仿佛没有尽头的通道向建筑群深处行进。通道两侧是无数扇紧闭的、同样布满纹路的金属大门。卡萨里安尝试用动力剑撬动一扇门,却发现即使用尽全力,也无法在门板上留下丝毫痕迹。
“这些材料……其原子结构稳定得超乎想象。” 考尔分析道,“似乎与这片星域的时空稳定特性同源。”
格蕾修则将手按在一扇门上,秩序之光缓缓注入。门上的纹路依次亮起微光,随后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后面更加深邃、庞大的空间。
遗迹之谜与“天籁仪”
随着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了更多令人震惊的景象:庞大的厅堂中悬浮着如同星辰模型般不断运行的能量球体;图书馆般的结构里储存着并非以物质形态存在,而是直接烙印在空间中的信息流;还有一些房间内,存在着仿佛被瞬间定格在某种状态下的、无法识别的设备残骸。
这里没有尸骨,没有战争的痕迹,只有一种文明的巅峰造物被完美封存的寂静。
在一个穹顶高达数公里、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复杂金属结构的圆形大厅内,格蕾修停了下来。她感受到怀中来自塔拉辛的“天籁仪”发出了微弱的共鸣。她取出这个被修复的、如同由星光和水晶构成的精巧仪器。
“天籁仪”自动悬浮起来,飞向大厅中央的金属结构,并与之完美对接。刹那间,整个大厅“活”了过来!
四周墙壁上的纹路如同电路般被点亮,磅礴而有序的能量开始在整个建筑群中奔流。柔和的光芒从穹顶洒下,一个平静的、非男非女的声音直接在探索队员的脑海中响起,使用的是一种古老但能被理解的语言:
“欢迎,秩序的追寻者。你们激活了‘永恒回廊’的记录核心。”
声音解释道,这个遗迹属于一个早已消逝的、被称为 “架构者” 的远古文明。他们并非通过灵能或信仰,而是通过深研宇宙的底层物理与数学规律,达到了文明的极致。他们建造了“静滞星域”作为知识的最终保管库和避难所,以躲避某个连他们都无法抗衡的、席卷远古银河的灾难(信息于此模糊不清)。
“我们预见到,秩序与混乱的战争永无止境。”“架构者”的记录体继续诉说,“因此,我们留下了我们的遗产——并非武器,而是 ‘理解’ 。理解秩序的本质,理解混乱的根源,以及……理解如何在这永恒的冲突中,找到平衡与存续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