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田埂,村头大柳树下有座白墙黛瓦的小院,是白岁安成亲时翻新的。
他挑着两筐稻谷,身披星月,脚踏黄土,向着那升起寥寥炊烟的小院走去。
推开虚掩的木门,一股淡淡的饭香混着柴火气扑面而来。
他刚将稻谷在檐下放稳,心间浮现一道讯息。
【元初历224年,白家五亩丰产,运势 5】
【运势,99】
这元初历正是大胤朝立国所定历法。
在他家田地第一个丰年时,他脑海中便浮现出一本古籍——《玄命道卷》。
【人皆有运,运势聚散,源于抉择。此卷可窥天命,化运为讯,示汝以吉凶。】
扉页上开篇寥寥数语,便道出其玄妙。
初得此卷,只有卷一【凡字卷】可开,其余任凭百般施为,不为所动。
但每天也只会浮现出一些生活中琐碎信息,比如天气晴雨、冬暖夏凉。
直到长子武道入门,他才知人与人的运势是不同的——卷二【武字卷】,自那时起,才悄然开启。
自此,卷二上偶尔会出现一些滋养气血的药材讯息,比如今天的血参。
【元初历224年,白家获得百年血参,运势 1】
【运势,100】
可惜运势积累只算自家田亩,租借的不算。
这百点运势,十五载种地,累计获得七十点,长子突破至武道五重累计获得十五点,其余都是山货所获。
“爹爹回来啦!”
一个清脆的童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转眼一看,小小的身影雀跃着扑了过来。
老四白玄星一把抱住他的腿,仰起的小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爹!我和三哥今天找到了大宝贝!”
白岁安弯腰将小儿子抱起,还没来得及开口,老三玄宣也凑了过来,脸上泛着红光,眼神亮晶晶的,却仍记得压低声音,谨慎地看了眼院外才道:
“爹,就在您上回说的那片老林子断崖下,我们挖了一个三米三的大坑,真的找到了!须子带着血线,跟韩先生书上画的百年血参一模一样!”
他口中的韩先生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不知为何隐居在这白山村里,开了间小小学堂。
村里孩子识文断字、辨识药材,都靠他那儿几本珍贵的图谱和杂书。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牢牢守着“财不露白”的规矩。
白岁安目光微凝,声音沉稳:“可有人瞧见?”
玄宣连忙摇头,声音压得更低:“我们特意挑了晌午后,黑崖林那边人迹罕至,没人看见。”
这时,长子玄礼从屋里快步走出,沉默地接过父亲肩上的扁担,声音严厉:
“黑崖林虽说在白山外围,但人迹罕至,不定什么野物就从里面窜出来了,下次要去,叫上我。”
断崖下,三米深坑……
白岁安心底闪过一丝明悟。那地点,是今日《玄命道卷》卷二【武字卷】偶然浮现的简短卦词。
【今日卦象·吉】:白山黑崖林,地气汇聚,血参将出。
他当时便随口提醒了常上山的两个孩子留意。
毕竟,有是一回事,寻不寻的到又是一回事。
没想到,竟真撞上了这等大运。
这每日浮现的零碎信息,大多寻常无奇,但偶现的灵光,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指引方向。
妻子柳青青系着粗布围裙从灶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闻言连忙示意孩子们小声些,眼里却闪着光,低声道:
“岁安,孩子们确实得了样了不得的东西,品相极好,我瞧着就是血参,已经仔细收好了。”
白岁安点点头,掂了掂怀里的玄星:“是沉手了些,看来今天没白跑。”
“何止没白跑!“玄星搂着他的脖子,“王姐姐肯定想不到——”
“玄星。”白玄宣出声打断,轻轻摇头。
玄星立刻捂住嘴,大眼睛眨巴着,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白岁安将小儿子放下,目光扫过闻声而来的孩子们。
玄礼已将稻谷安置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瞥向屋内那口矮柜,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长女羽微文静地站在哥哥身后,手里捏着半截柴火,轻声唤了“爹爹”,眼里带着好奇与一丝担忧。
“都别堵在门口,让爹爹先进来歇口气。“柳青青侧身让开,吩咐道,“羽微,帮娘端菜。玄礼,去打水。玄宣,摆碗筷。”
孩子们应声散开,小院忙碌却有序。
晚饭桌上,一碗兔肉炒酱丁显得格外珍贵。
玄星叽叽喳喳想说话,总被兄姐用眼神或小动作制止。
玄宣虽也兴奋,却只挑了些蘑菇、野果的收获说,还不忘补充道:“多亏了韩先生教我们认药材,不然就算见到了宝贝也不认得。”
玄礼吃得很快,但动作不乱,目光不时扫过墙角的弓和药柜,呼吸略显粗重。
他卡在武道五重已有段年月,百年血参意味着突破的契机,也意味着家里或许能多一分底气。
柳青青给丈夫夹了筷兔肉,柔声问:“遇上王猎户了?是说山货的事?”
“嗯,“白岁安点头,“夸玄宣、玄星手脚麻利,想拿野味换点山货给嫣儿。”
玄宣耳根微微一红,下意识摸了摸怀里,低声道:“那我……我挑些好的菌子送去。”
白岁安目光掠过家人,声音平稳:
“自家田收成还行,但租刘家的地,穗粒不如往年。刘家账房今天在地头盘算得比往年都细,恐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